[实用新型]开孔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4546.0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坡;宫鹏;李淳慧;云平;魏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2 | 分类号: | B26F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孔刀具。
背景技术
工厂车间模具或产品加工中、装潢设计中等,常遇到加工圆形安装孔的需要,如在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封装工厂中,在打孔BIPV组件层压后有一道开孔工序,需将覆盖BIPV组件安装孔处的背板和乙烯基聚合物的热熔型塑料削除,暴露出安装孔,现有技术中片状或半月形手术刀在削孔时,不能很好的完成切削工序,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开孔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模具大规模批量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开孔刀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开孔刀具,包括刀头与刀柄,刀头与刀柄固定连接,所述的刀头整体呈锥形并设有螺旋形的刀刃,刀刃截面为S形,所述的S形刀刃的弧半径为7mm,刀刃弧角度为7.34°,所述的刀头长55mm,所述的刀柄整体呈圆柱空心状,所述刀柄外径为26mm,刀柄内径为20mm,刀柄前段设有螺栓连接孔,所述刀头尾部设有与刀柄匹配的刀头连接端,刀头连接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螺栓连接孔对齐后通过螺栓将刀头与刀柄固定,所述的通孔与螺栓连接孔数量均为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使刀具中心对称旋转,保证加工孔部效果为圆形特征,当加工已有模板孔定位的加工对象时,弧形刀刃又可以和模板孔内壁较好切合、使得切割力矩最大化,同时S形双刀刃设计特点使得开孔更高效,增加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刀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刀头正视图,
图3为刀头俯视截面图,
图4为刀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刀头、2-刀刃、3-刀头连接端、4-刀柄、5-通孔、6-螺栓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开孔刀具,包括刀头1与刀柄4,刀头1与刀柄4固定连接,刀头整体呈锥形并设有螺旋形的刀刃2,刀刃2截面为S形,S形刀刃2的弧半径为7mm,刀刃弧角度为7.34°,刀头1长55mm,刀柄4整体呈圆柱空心状,刀柄4外径为26mm,刀柄4内径为20mm,刀柄4前段设有螺栓连接孔,刀头1尾部设有与刀柄4匹配的刀头连接端,刀头1连接端设有通孔5,通孔5与螺栓连接孔6对齐后通过螺栓将刀头1与刀柄4固定,通孔5与螺栓连接孔6数量均为2个。
将需要打孔的组件水平放置,手握刀柄,使刀头1对准安装孔中心,注意刀头1和组件面保持垂直,加以合适力度使得刀具垂直上下锯动,同时缓慢旋转刀具,借助锥形设计特点使得垂直锯动力度转变成刀刃2切割背板和EVA塑性材料的力矩,随着刀具慢慢深入,切割半径逐渐变大直至完全使得刀刃2与组件内壁切触,覆盖孔部的塑性材料被逐渐切割清除,重复以上动作,最终将孔部处的塑性材料彻底切割清除,暴露出安装孔,完成开孔作业。
如需进行不同孔径的削孔作业,可在此刀头设计图纸上根据加工对象尺寸适度改变刀头1半径(刀头1最大半径等于或大于要加工的孔径),加工成不同规格大小的开孔刀具,即可对不同尺寸加工对象进行开孔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4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NC四轴全自动泡沫免模成型机
- 下一篇:数控切纸机角度控制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