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防车辆及其喷淋自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4690.4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冯瑜;周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晓波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车辆 及其 喷淋 自保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车,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辆及其喷淋自保系统,尤其适用于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以及举高喷射消防车等具有水罐的消防车辆。
背景技术
消防车,又称为救火车,是专门用作救火或其它紧急抢救用途的车辆,属于一种最基本的移动式消防装备。消防车一般由专用汽车底盘配备储水罐以及相应的消防工具组成,能喷射出高压水柱或灭火剂泡沫,如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举高喷射消防车等,是目前消防部队与火灾作斗争的主要工具。
众所周知,消防车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火灾现场的热辐射一方面会烧坏车辆驾驶室的前挡玻璃,另一方面也会损坏车辆的油路、气路以及电路系统部件;而且,火灾现场的复燃余火还会损坏轮胎,从而使消防车辆产生故障,严重时甚至会伤及到操作人员。因此,消防车辆都必须具有喷淋自保系统,在消防车进入火场后,启动喷淋自保系统向车辆的驾驶室前方喷水形成水墙保护,以避免车辆的一些部件受火灾现场的热辐射而烧坏。另外,此类车辆在长远距离下坡刹车时,车辆的刹车片和轮胎会因磨擦而发热,影响行车的安全性,甚至会出现轮胎爆胎的情况,危急驾驶员的生命;显然,通过喷淋自保系统向轮胎喷水还可以帮助轮胎降温,提高此类车辆在长远距离下坡刹车时的安全性。
现有消防车的喷淋自保系统包括多个喷头,分别设置在驾驶室的前方以及各轮胎的上方,这些喷头通过吸水管路连接在消防水泵上,并通过手动球阀或蝶阀等开关阀使喷头与消防水泵接通或断开,从而达到使这些喷头喷水以形成对驾驶室和轮胎保护的目的。
根据以上描述的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知,现有消防车的喷淋自保系统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第一,喷淋自保系统的引水管路直接连接在消防水泵上,使用时必须要打开消防水泵,不能独立操作,这样,当消防车辆在火场中作为备用车辆而不需要启动消防水泵喷水灭火时,由于消防水泵是关闭的,因此,喷淋自保系统无法启动;若在此情境下启动喷淋自保系统,例如为了防止轮胎被复燃的余火损坏而启动消防水泵,必然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对于转移场地过程中遇到坡路刹车行驶路状时,打开消防水泵再通过喷淋自保系统对轮胎进行降温显然是不可取的。
第二,喷淋自保系统的引水控制方式是手动方式,操作不方便,尤其是在火灾现场。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操作方便、并避免浪费水资源的要求,从而提高消防车辆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使其可以与消防水泵相互独立控制,提高消防车辆的安全性能,并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喷淋自保系统的消防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包括喷嘴分别朝向驾驶室前方的多个前部喷头和喷嘴分别朝向各轮胎的多个轮胎喷头,以及喷淋水泵,所述喷淋水泵固定设置在消防车辆上,所述喷淋水泵的入水口通过吸水管路与消防车辆的水罐连接,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前部喷头和所述轮胎喷头连接;所述吸水管路上设有开关阀或电动开关阀。
优选地,所述气动开关阀或电动开关阀的控制开关设置在驾驶室内。
优选地,上述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中,所述开关阀为气动开关阀。
优选地,上述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中,多个所述前部喷头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到所述喷淋水泵的出水口上,多个所述轮胎喷头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到所述喷淋水泵的出水口上,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开关阀。
优选地,上述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中,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优选地,上述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中,所述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为手动球阀或手动蝶阀。
优选地,上述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中,所述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为气动开关阀或电动开关阀,且所述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的控制开关均设置在驾驶室内。
优选地,上述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中,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开关阀均为常开。
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辆,具有水罐以及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消防车辆的喷淋自保系统。
优选地,上述消防车辆为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或举高喷射消防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46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