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前置器的自吸泵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4909.0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4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善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善全 |
主分类号: | F04D9/04 | 分类号: | F04D9/04;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2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前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液体的自吸泵,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前置器的自吸泵。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自吸泵应用都比较多;但是传统的自吸泵工作效率低,与同性能(流量相同、扬程相同)的非自吸离心泵相比,要低20%~30%。目前,工作效率稍高一些的非传统自吸泵由前置自吸装置和离心泵共同组成;有的用罐式抽真空,有的用隔膜泵抽真空,以达到自吸的目的;其中罐式结构自吸装置的自吸泵,当输送流量大于500米3/小时介质时,由于要排除的吸入管中气体容积较大,导致罐的体积很大,因此,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自吸泵工作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前置器的自吸泵。该自吸泵工作效率高,占地面积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置器及离心泵,所述离心泵与吸入管的一端相连,吸入管的另一端插入储液池内;所述前置器包括气液分离箱、电控箱、电机、变速系统及风机,其中气液分离箱通过防冻管路系统与吸入管相连接,在气液分离箱内安装有浮球液位计;气液分离箱的上方设有支架,电机安装在支架的下方,电机通过变速系统与安装在支架上方的风机相连,风机通过管路与气液分离心箱连通;在支架上设有电控箱,风机、浮球液位计及防冻管路系统中的阀体分别与电控箱电连接。
其中:所述防冻管路系统包括第一电磁阀、三通及第二电磁阀,其中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吸入管相连,另一端接至三通的一个接口,该三通的另一个接口与气液分离箱连接,第三个接口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位于储液池的上方;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分别与电控箱电连接;所述变速系统为两级变速,包括轴承座、轮轴、一级变速轮及第二级变速轮,其中轴承座安装在支架上,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座内,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级变速轮及二级变速轮,一级变速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电机输出轴上的电机皮带轮连接,二级变速轮通过第二皮带与风机轮轴上的风机皮带轮连接;所述吸入管的一端可分别连接多个离心泵;所述浮球液位计的水平高度高于离心泵的叶轮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气液分离箱、变速系统、防冻管路系统、电控箱及离心泵的合理配合,便得带有前置器的自吸泵的流量和扬程即是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现有自吸泵的工作效率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吸泵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0%~40%,可与同样性能(相同流量、相同扬程)的非自吸离心泵的工作效率等同。
2.本实用新型的前置器体积小,减小了占地面积,安装、操作方便,还可多台离心泵共用一个前置器,更减小占地面积。
3.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系统为两级变速,由于速度提高,抽真空速度快,离心泵启动时间大大缩短(约十秒左右);由于级间速度降低一半,皮带与皮带轮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减小,防止了一级增速造成皮带的频繁断裂。
4.本实用新型的前置器通过防冻管路系统与吸入管相连,该防冻管路系统不用电阻丝或通热保温,而是采用排出气液分离箱中的液体达到防冻目的,既经济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置器部分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前置器部分的变速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防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之一(风机抽真空);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之二(离心泵自吸);
其中:1为离心泵,2为吸入管,3为储液池,
4为防冻管路系统,401为第一电磁阀,402为三通,403为第二电磁阀,
5为气液分离箱,6为浮球液位计,7为电控箱,8为电机,
9为变速系统,901为电机皮带轮,902为第一皮带,903为一级变速轮,904为轮轴,905为轴承座,906为二级变速轮,907为第二皮带,908为风机皮带轮,909为风机轮轴,910为叶片,
10为支架,11为电机座,12为风机,13为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善全,未经高善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4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机床用轴承座
- 下一篇:卧式水轮发电机推力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