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尼器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5724.1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阻尼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阻尼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现有的阻尼器的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活塞杆1、导向座2、衬套3、缓冲垫6和油封8,其中在所述活塞杆1上由左至右依次套装有缓冲垫6、油封8和导向座2,在所述导向座2与所述活塞杆1之间设有衬套3。现有阻尼器密封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越野车在进行飞越的时候,会在接地的瞬间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在现有阻尼器密封结构中,冲击力会通过缓冲垫直接作用在油封上边,油封为橡胶制品,其承受力有限,如果瞬间冲击力超过油封的极限承受力,就可能会冲开油封的唇口,从而使减震器出现漏油。所以,现有阻尼器封结构中使用的油封必须同时具有较强的密封性和抗压性能。2、由于结构的限制,对于减震器阻尼器长度较短但行程较长的减震器阻尼器,采用现有的阻尼器密封结构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节省空间且结构简单的阻尼器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尼器密封结构,包括活塞杆,在该活塞杆上套装有导向座,在该导向座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有衬套,其要点是:所述导向座前部设有安装腔,在该安装腔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Y型密封圈、平垫和缓冲垫,且所述缓冲垫左端伸出所述安装腔,所述Y型密封圈、平垫和缓冲垫均套装在所述活塞杆上。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传统阻尼器密封性能差,容易出现减震器漏油等不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的,采用以上结构,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阻尼器的储油筒中,越野车在进行飞越接地的瞬间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时,冲击力会直接作用在导向座上,由于导向座为铝合金制作,其自身的抗压性能较强,所以,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油封只需要具有密封性即可,油封结构更加简单即采用标准的Y型密封圈就可,从而降低油封的制造成本。采用以上结构将Y型密封圈、缓冲垫等零部件体积缩小后全部装配到导向座的安装腔内,这样大大节省了阻尼器的内部空间,这部份空间可用于加长减震器行程,满足短长度大行程的中央充气式后减震器。同时,改变了现有密封结构在装配过程中,需经过油封压装和导向座压装两个压装过程,而是只需要导向座组合压装这一个压装过程,装配更加快捷,这样可能节省一个压装过程的电能等损耗,提升装配效率。
所述导向座上的安装腔左端口部设有环形限位台阶,所述缓冲垫为圆台状缓冲垫,并所述环形限位台阶紧压在所述缓冲垫的外侧台阶上。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很好的将缓冲垫限制在所述安装腔内,使其连接更加可靠。
在所述导向座外壁上开有环向槽,在该环向槽内装有O型密封圈,采用以上结构,当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阻尼器的储油筒内时,O型密封圈能够提高导向座与储油筒之间的密封性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能够使冲击力得到有效的传递的同时,提高了阻尼器的密封性能。具有成本低、占用空间小、装配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阻尼器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的一种阻尼器密封结构,由活塞杆1、导向座2、衬套3、Y型密封圈4、平垫5和缓冲垫6等构成,在该活塞杆1上套装有导向座2,在该导向座2外壁上开有环向槽2b,在该环向槽2b内装有O型密封圈7,在所述导向座2与所述活塞杆1之间设有衬套3,所述导向座2前部设有安装腔2a,在该安装腔2a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Y型密封圈4、平垫5和缓冲垫6,且所述缓冲垫6左端伸出所述安装腔2a,所述Y型密封圈4、平垫5和缓冲垫6均套装在所述活塞杆1上,在所述安装腔2a左端口部设有环形限位台阶2c,所述缓冲垫6为圆台状缓冲垫,并所述环形限位台阶2c紧压在所述缓冲垫6的外侧台阶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5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动行星功率分流减速机
- 下一篇:螺丝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