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管式模拟降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6602.4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1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斌;申明云;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9/00 | 分类号: | B05B9/00;B05B1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管 模拟 降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拟降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管式模拟降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系统的开展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迫切需求。目前使用的模拟降雨装置种类繁多,根据雨滴产生的形式可归纳为滴水式和喷水式两大类。但是由于受野外工作客观条件的影响,野外条件下的模拟降雨实验开展收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源条件:野外模拟降雨实验一般在距离居民点较远的地方,如何获得充分的水源保障是实验的首要条件;
2)动力条件:下喷施、侧喷式等模拟降雨装置需要用电动机、柴油机等各种形式的动力驱动,野外工作时难以得到持续稳定的保障;
3)模拟降雨雨强的稳定性与均匀性:实现较高的模拟降雨雨强的稳定性与均匀性是模拟降雨实验的必要条件。但是在风等各种条件的影响下,雨强率定往往成为模拟降雨实验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多次的反复率定增加了水电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管式模拟降雨装置,以克服现有模拟降雨装置存在的降雨均匀度低,稳定性差以及水源供给要求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管式模拟降雨装置,由降雨雨滴发生装置和供水装置连接组成,降雨雨滴发生装置由多个模拟降雨装置单体排列组合而成,模拟降雨装置单体包括面板、设置在面板上表面的储水体和设置在储水体上的立管;面板上设置有多个针孔,面板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与针孔连通的针头。
其中,立管的上下端都为开口端,下端口与储水体相通,上端口设置有密闭阀;立管的侧壁设置有进水管,该进水管与立管相通,且进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其中,每个进水管上连接有一根连接管,多个模拟降雨装置单体上的连接管通过一根供水管串连接通。
其中,供水管与供水装置连通。
另外,面板上还设置有排水口。
其特征还在于,多个针头排列在面板的下表面,相邻两排的针头呈交错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模拟降雨装置单体进行组合实现不同降雨面积的降雨,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移动组装;2)模拟降雨面积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计,方便灵活;3)统一的模拟降雨装置单体,保证了雨滴大小的一致性和模拟降雨的均匀度;4)通过调节供水装置高度,结合进水管的阀门开度,实现了不同雨强的调节,且无需动力设备供水;5)本实用新型实用范围广泛:可以开展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可以开展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保持效益监测,可以应用于室内外的模拟降雨实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拟降雨装置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B向视图;
图4是由多个模拟降雨装置单体排列组合成的针管式模拟降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向视图。
图中,1.面板,2.储水体,3.立管,4.针头,5.密闭阀,6.进水管,7.阀门,8.排水口,9.连接管,10.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管式模拟降雨装置,由降雨雨滴发生装置和供水装置组成;降雨雨滴发生装置由多个模拟降雨装置单体排列组合而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模拟降雨装置单体包括面板1、设置在面板1上表面的储水体2和设置在储水体2上的立管3;面板1上设置有多个针孔,面板1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与针孔连通的针头4,多个针头4排列在面板1的下表面,相邻两排的针头4呈交错排列,面板1上还设置有排水口8;立管3的上下端都为开口端,下端口与储水体2相通,上端口设置有密闭阀5;立管3的侧壁设置有进水管6,该进水管6与立管3相通,进水管6上设置有阀门7。
如图4和图5所示,由多个模拟降雨装置单体排列组合成降雨雨滴发生装置,每个模拟降雨装置单体的进水管6上连接有一根连接管9,多个模拟降雨装置单体上的连接管9通过一根供水管10串连接通。供水管10与供水装置连接,二者之间用多层过滤的方法将水中的细小杂质除去。
面板1采用厚度为5mm的有机玻璃板,单个面板1长1.2m(有效长度为1.02m),宽度26cm;针孔行距、间距均为2cm,相邻两排的针孔呈交错排列。面板1上的针头4都采用相同型号,这样保证形成的雨滴具有较高的均匀性,针头4可以采用医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头;连接管9采用PVC软管。单个储水体2的侧面呈屋脊形,中间高6cm,两端高2.6cm。供水装置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上部设置有溢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膜结构两通电磁阀
- 下一篇:复合过滤滤芯压花点型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