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的自动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6686.1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辉;洪家福;潘世玉;翁能惠;苏金武;黄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小糸大亿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32 | 分类号: | B60Q1/13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11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自动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灯具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车灯的自动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的机动车的前照灯都是与车头固定的,且照射光束太长,使得汽车灯照方向永远与车头方向一致。当汽车转弯时,车灯的灯照方向与导向轮会有一个角度差,此时会使驾驶员在夜间行车判断路况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汽车转向时会由于前照灯照射光束太长,也导致光束随着汽车转向而转向,但是它们半径不一致,会产生汽车已经转向,但是光束无法及时到位产生视野死角,引起交通事故之隐患。而且由于现在的汽车的车速越来越快,此现象更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汽车转向行驶时产生视野死角、实用的新型的车灯的自动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车灯的自动转向机构,包括有:车灯6、车灯转向机构、车灯转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灯转向控制机构设有电压比传感器1,电压比传感器1的信号电路与一个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电压比传感器的信号 控制车灯转向机构带动车灯6进行偏转;
所述的车灯转向机构设有电机驱动器2,电机驱动器2的控制电路与控制器相连;电机驱动器2与蜗轮蜗杆组相连接,通过蜗轮蜗杆组将车灯6进行偏转。
所述的蜗轮蜗杆组包括一级蜗轮蜗杆4和二级蜗轮蜗杆5,所述的一级蜗轮蜗杆4与电机驱动器2一端相连,另一端与二级蜗轮蜗杆5相连,二级蜗轮蜗杆5的一端与车灯6相连。
在汽车转向的时候传输信号给该自动转向机构,加快产生光束之光源转向速度使光束的转向与汽车转向一致,避免产生视觉死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设计,结构简单、防止汽车转向行驶时产生视野死角、提升汽车行驶安全性、实用的车灯的自动转向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控制电路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灯的自动转向机构,包括有:车灯6、车灯转向机构、车灯转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灯转向控制机构设有电压比传感器1,电压比传感器1的信号电路与一个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电压比传感器的信号控制车灯转向机构带动车灯6进行偏转;
所述的车灯转向机构设有电机驱动器2,电机驱动器2的控制电路与控制器相连;电机驱动器2与蜗轮蜗杆组相连接,通过蜗轮蜗杆组将车灯6进行 偏转。
所述的蜗轮蜗杆组包括一级蜗轮蜗杆4和二级蜗轮蜗杆5,所述的一级蜗轮蜗杆4与电机驱动器2一端相连,另一端与二级蜗轮蜗杆5相连,二级蜗轮蜗杆5的一端与车灯6相连。
在汽车转向的时候传输信号给该自动转向机构,加快产生光束之光源转向速度使光束的转向与汽车转向一致,避免产生视觉死角。
通过两组蜗轮蜗杆及电压感应器来实现前车灯的转向功能;当车辆转向时,车上的传感器会给转向式车灯一个电压,当电压比传感器1检测到电压差时,驱动电机驱动器2转动,电机转动通过两级的蜗轮蜗杆来改变车灯的照射方向,从而达到自动调光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小糸大亿车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小糸大亿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