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分子筛制氮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6732.8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强马分子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2;G01N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筛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碳分子筛制氮性能检测装置。属于分子筛生产中制氮性能的评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分子筛的生产中,需要对碳分子筛的制氮性能进行评价,因此需要对制氮碳分子筛的产氮率、富氮浓度、紧装堆密度、粒度等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现有的检测装置存在:1、平衡氮气压力和氮气纯度的波动;2、平衡计量氮气产量的气体流量计的波动等方面的不足,影响评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分子筛制氮性能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在平衡氮气压力和氮气纯度的波动;在平衡计量氮气产量的气体流量计的波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碳分子筛制氮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左吸附塔和右吸附塔,左吸附塔和右吸附塔的柱塞端经A组电磁阀依次经氮气缓冲罐、气体流量计与氮气分析仪管路连接;左吸附塔和右吸附塔的卸料端经B组电磁阀与湿式气体流量计管路连接,湿式气体流量计的另一端释放尾气排空;左吸附塔和右吸附塔的卸料端经B组电磁阀与气体减压阀管路连接,气体减压阀的另一端与已作预处理的干燥的空气的缓冲罐管路连接。
前述碳分子筛制氮性能检测装置中,所述两组电磁阀中的每个电磁阀均与程序控制器电气连接。
前述碳分子筛制氮性能检测装置中,所述A组电磁阀包括四个电磁阀,四个电磁阀桥式结构连接,V1电磁阀与V3电磁阀的节点与左吸附塔的柱塞端连接;V2电磁阀与V4电磁阀的节点与右吸附塔的柱塞端连接;V1电磁阀和V2电磁阀的节点与氮气缓冲罐连接。
前述碳分子筛制氮性能检测装置中,所述B组电磁阀包括六个电磁阀,其中V5电磁阀、V9电磁阀、V6电磁阀和V10电磁阀桥式结构连接;V7电磁阀和V8电磁阀串联后两端连接桥上相对的两个节点之间。
前述碳分子筛制氮性能检测装置中,所述V5电磁阀、V9电磁阀与V7电磁阀的节点与左吸附塔的卸料端连接;V6电磁阀、V10电磁阀与V8电磁阀的节点与右吸附塔的卸料端连接;V5电磁阀和V6电磁阀的节点与气体减压阀连接;V9电磁阀和V10电磁阀的节点与湿式气体流量计连接。
前述碳分子筛制氮性能检测装置中,所述V5电磁阀、V9电磁阀与V7电磁阀的节点、V6电磁阀、V10电磁阀与V8电磁阀的节点和V5电磁阀和V6电磁阀的节点分别设有压力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上下两个盲点改进,氮气缓冲罐与气体流量计之间加装气体减压阀进行改进后,取得了碳分子筛的利用率和气体流量计无波动的有益效果,可提高制氮碳分子筛的评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左吸附塔,2-右吸附塔,3-氮气缓冲罐,4-气体流量计,5-氮气分析仪,6-湿式气体流量计,7-气体减压阀,8-程序控制器,9-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强马分子筛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强马分子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