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6781.1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5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官营;武志忠;李海滨;王冲;李勇;陈小娟;孙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9/04 | 分类号: | G01C1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陀螺 线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用于空间飞行器惯性姿态测量。
背景技术
陀螺组件与陀螺线路盒组成惯性姿态敏感器,用于测量飞行器在惯性空间的姿态,实现飞行器指向控制和姿态稳定。惯性姿态敏感器通常采用多冗余备份设计以满足飞行器高可靠要求,多个通道陀螺线路安装在线路盒内。我国常用的有四通道、六通道、九通道等冗余方案,传统的产品都设计了不同的线路盒结构以放置不同数量的陀螺线路。
陀螺线路与陀螺仪配合共同实现角速度测量,线路主要包括二次电源电路、接口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不同飞行器给陀螺线路盒的供电电压存在较大差异,相应陀螺线路设计不同的二次电源电路变换得到工作所需电压。
飞行器对姿态测量精度要求不同,惯性姿态敏感器所选用不同的陀螺仪,主要由液浮陀螺、动压气浮陀螺、磁悬浮陀螺等。液浮陀螺简单可靠,但寿命低;动压气浮陀螺在液浮陀螺基础上对马达进行改进,采用了动压气浮轴承,提高了陀螺寿命,与之配合的陀螺线路需要专门的马达控制电路;磁悬浮陀螺在动压气浮陀螺基础上采用磁悬浮技术,提高陀螺测量精度,与之配合的陀螺线路需要专门的磁悬浮控制电路。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陀螺线路盒的通道数量以及供电电压存在不确定性,导致陀螺线路盒产品种类繁多,难以定型批量生产,且有很大的应用局限性,陀螺线路技术状态多,产品可靠性难以控制,制约产品质量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将陀螺线路盒设计为模块化结构,每个线路盒模块安装一个通道陀螺线路,多个模块连接在一起组成整机。同时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将陀螺线路模块化,即按照功能将陀螺线路划分为二次电源模块、接口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根据输入电压、陀螺类型等将相应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陀螺线路。通过上述两个层面的模块化设计,减少技术状态,提高了可靠性,并有利于产品批量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兼容型陀螺线路盒,包括左盖板、单层线路框架、8个螺钉、右盖板、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接口模块上均有一个外连接器和一个内连接器;所述控制模块上有一个外连接器和两个内连接器;
单层线路框架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在单层线路框架的顶面上留有三个安装外连接器的孔,在单层线路框架的两个侧面上有加强筋,单层线路框架的底面两侧靠近加强筋的位置有固定孔;在单层线路框架的四个面上有8个安装螺钉用的通孔,在每一个面上均有三个通孔;将多个单层线路框架靠紧在一起,每两个单层线路框架之间夹有金属薄板,通过8个螺钉依次将右盖板、多个单层线路框架和左盖板固定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每一个单层线路框架内部均固定有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模块;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之间有金属隔板,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之间通过内连接器连接;控制模块和接口模块之间也有金属隔板且通过内连接器连接,每个模块顶端均有外连接器,所述金属隔板的两端固定在单层线路框架上;将连接在一起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模块使用螺钉与单层线路框架固定连接,使得每一个模块上的外连接器从单层线路框架顶面上的孔中探出,电源模块通过外连接器连接供电电源;控制模块通过外连接器连接陀螺仪;接口模块通过外连接器连接计算机。
所述左盖板、单层线路框架和右盖板均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装成任意通道数量的陀螺线路盒,且因为本实用新型线路盒结构为每一个单层线路框架均与安装面独立固定连接,且多个单层线路盒之间均为左右侧面接触并非上下层叠的方式,因此导致本实用新型线路盒的整机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基本不受通道数量影响。
(2)每两个单层线路框架之间均有金属薄板隔离,相邻模块之间均由金属隔板相互隔离,减少了电磁干扰,使得线路盒电磁兼容性好。
(3)当本实用新型陀螺线路盒需要连接不同类型的陀螺仪的时候,仅仅需要根据所要连接的陀螺仪的特性,更换相应的模块即可,通用性和兼容性强,提高了可靠性,有利于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路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层线路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单转子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测量钢水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液渣层厚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