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菌器门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6985.5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蓝德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6 | 分类号: | A61L2/26;E06B5/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菌 器门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室的一部件,特别涉及其门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灭菌器门体包括密封盖组件、门体,一般仅在门体上设置门滑杆来上锁,通过门滑杆手柄移动滑杆移出或移进灭菌室门上的槽而锁上或开启灭菌室门。由于灭菌室常常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因此工作时不能随意打开灭菌室门而对操作者和周围环境造成损害,而现有的这种机构,并不能阻止操作者在灭菌室仍处于高温高压时打开灭菌室门,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灭菌器门体,使其只能在安全状况下才能打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灭菌器门体,包括汽动门锁、连接管、门滑杆、门滑杆柄、门支撑座、灭菌器密封盖组件和门体,灭菌器密封盖组件通过门支撑座固定到门体上,汽动门锁设置在门体内,汽动门锁通过连接管与灭菌器密封盖组件上孔相通,门滑杆柄固定在门滑杆上并操作门滑杆在门体中滑动和转动,门滑杆头部设置一孔,汽动门锁的触杆与该孔配合而锁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由于设置了汽动门锁,在灭菌室仍处于高温高压时能够锁住门滑杆,使门滑杆不能移动,因此打开灭菌器门体,从而保证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灭菌器门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灭菌器门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动门锁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灭菌器门体,包括汽动门锁7、硅胶管15、门滑杆11、门滑杆柄2、门支撑座6、灭菌器密封盖组件10和门体1。
门滑杆11置于门体1内,门滑杆柄2固定在门体1上,移动门滑杆柄2而使门滑杆11在门体1内移动,从而使门滑杆一端进入到灭菌室内并转动而锁住密封室门体1。
门滑杆11上还设置与汽动门锁7的触杆74配合的孔(图中未画出),当触杆74进入门滑杆11上的孔中时而锁住门滑杆11。
门体1通过门支撑座6由密封盖固定螺钉4和螺栓5固定在灭菌器密封盖组件10上。
灭菌器密封盖组件10和门体1间还设置了弹簧,以使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移动空间。
为使门滑杆11和门体1间密封,在门滑杆11和门体1间设置密封圈12。
灭菌器门体通过门体定位杆14固定到灭菌室上。
汽动门锁7的结构见图3,其包括:上盖72、弹簧73、触杆74、密封板75、底座76,上述部件依次叠合在一起后,再通过螺钉71和螺母77将上盖72与底座76固定在一起,底座76上设有进汽口78。
灭菌室腔通过灭菌器密封盖组件10上的孔和硅胶管15与汽动门锁7的进汽口78连接。
灭菌室腔内蒸汽通过进汽口78进入汽动门锁7内,将灭菌室的压力传递到汽动门锁7的密封室内并对密封板75产生压力。当灭菌室压力较高时,灭菌室蒸汽克服弹簧73的弹簧力使密封板75变形推动触杆74顶出,插入门滑杆11的孔中(图中未画出)而锁住门滑杆11,从而不能移动门滑杆11,防止门滑杆误操作而伤害使用者。
当灭菌室腔内蒸汽压力减少甚至为零时,触杆74在弹簧73的作用下退回,离开门滑杆11上的孔,门滑杆11又可以转动和移动,因此能够移动门滑杆而打开灭菌器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蓝德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蓝德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9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