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后视镜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7054.7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蔡雪锋;李书福;杨健;安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中小型客车均在前挡风玻璃的上侧中部安装后视镜,供驾驶人员观察车辆后侧情况。一般的汽车内后视镜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镜片转动方向受到结构限制,往往转动角度不是很大。另外内后视镜底座一般通过压敏胶贴与前风挡玻璃固定。压敏胶经长期太阳直射后粘性牢度降低,在车子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容易掉落,造成伤人事故;同时给司机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该后视镜结构简单,镜面转动角度和转动面积大,实用性强;同时安装方便,固定牢固,不易脱落。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包括镜头本体以及将镜头本体固定在汽车上的后座,所述的镜头本体包括外壳、外壳内的镜片以及连接支架,所述的后座顶端为球形凸起;所述的连接支架上设有与后座球形凸起相配合的球形凹槽。
为便于镜头角度的调节,方便调节人员抓握,可在所述的镜头本体上设置一个一端穿过外壳并与连接支架固定的扳手。实际调节时,调节人员可通过抓握该扳手将镜头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为增加扳手的抓握手感,可在扳手外侧套设一层橡胶套。
为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后视镜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固定,可选择将所述的后座通过带有卡合槽的安装座与汽车固定,所述的后座上设有与安装座的卡合槽相配合的卡合凸起,卡合凸起一般选用橡胶材质,同时卡合凸起的体积一般稍大于卡合槽的容纳体积,便于两者之间的固定。安装座可采用铝制材料,实际装配过程中一般采用将安装座与汽车前挡风玻璃总成首先固定,最后将带镜头本体的后座与安装座卡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后视镜,该内后视镜结构简单,镜头本体和后座通过球面配合,可以最大限度的转动镜头,镜面转动面积可以达到最多化,实用性强;同时,通过带卡合槽的安装座与汽车固定,整个内后视镜装置配合较牢固,不易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汽车内后视镜沿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汽车内后视镜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汽车内后视镜沿B-B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包括镜头本体以及将镜头本体固定在汽车上的后座4,镜头本体包括外壳1、外壳1内的镜片3以及连接支架2,后座4顶端为球形凸起;连接支架2上设有与后座4球形凸起相配合的球形凹槽。
镜片3与外壳1内壁一般通过卡合机构相互固定;外壳1上设有与连接支架2内球形凹槽连通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后座4的球形凸起的直径;镜片3与外壳1的大小一般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镜头本体上设置一个一端穿过外壳1并与连接支架2固定的扳手5,扳手5顶端为弧形面,外壁套有带有凸起的橡胶套,以便于调节人员的抓握;扳手5的长度和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便于调节人员抓握为准。
后座4通过带有卡合槽的铝制安装座6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固定,后座4上设有与安装座6的卡合槽相配合的卡合凸起7,卡合凸起7一般选用橡胶材质,同时卡合凸起7的体积一般稍大于卡合槽的容纳体积,以便于两者之间的固定。实际装配过程中一般采用将铝制安装座6与汽车前挡风玻璃总成首先固定,最后将带镜头本体的后座4与安装座6卡合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内后视镜的实际装配过程为:首先将安装座6与汽车前挡风玻璃总成固定,然后将装配好的内后视镜总成的后座4与安装座6卡合,最后安装实际需要,手握扳手5将内后视镜转动的适当的角度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7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漫会审编辑环形屏幕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防滑功能的可重复使用的婴幼儿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