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并联双芯氙气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7379.5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8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么向甫;盖全华;杨柏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么向甫 |
主分类号: | H01J61/30 | 分类号: | H01J61/30;H01J61/56;H01J61/3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1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并联 氙气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发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同轴并联双芯氙气光源。
背景技术
现有并联双芯光源为横向并排排列,导致发光体距灯具外壳的距离不等,致使外壳光压和受热不均,长时照明会使灯的外壳局部变成浑浊,透明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外壳变形。
目前放电光源电极防护皆采用陶瓷管,而陶瓷管不透明,反光效率很低,这不仅造成部分光损,而且从反光罩反射回的光线被陶瓷管遮挡,照在道路上的光会出现暗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一组高效放电灯芯并联同轴安装、发光效果好的同轴并联双芯氙气光源。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同轴并联双芯氙气光源,其组成包括:外壳、上高效放电灯芯、下高效放电灯芯,所述的外壳装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的上高效放电灯芯一端连接下高效放电灯芯一端并连接所述的负电极,所述的上高效放电灯芯另一端连接下高效放电灯芯另一端并连接所述的正电极,所述的正电极与所述的负电极均套有一组石英防护管,所述的正电极上端连接吸气器和支架,所述的外壳连接灯头连接座。
所述的同轴并联双芯氙气光源,所述的上高效放电灯芯与所述的下高效放电灯芯均安装在所述的外壳的中心轴线上。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双发光体并联排列在灯外壳的同一中心轴线上,并且采用透明的石英管保护电极,反光效率高,反光均匀。
本实用新型将灯双芯并联排列在灯外壳的同一中心轴线上,克服了现有串联双芯光源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并联双芯光源外壳局部透明度下降和变形的问题,本产品采用了透明的石英管保护电极,反光罩反射回的光线不被遮挡,照在道路上的光不会出现暗影,光照的亮度高、光照面积大。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体距灯具外壳的距离相等,外壳光压和受热均匀,长时照明不会使灯的外壳局部变成浑浊,透明度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同轴并联双芯氙气光源,其组成包括:外壳1、上高效放电灯芯2、下高效放电灯芯3,所述的外壳1装有正电极4和负电极5,所述的上高效放电灯芯1一端连接下高效放电灯芯2一端并连接所述的负电极5,所述的上高效放电灯芯2另一端连接下高效放电灯芯3另一端并连接所述的正电极4,所述的正电极与所述的负电极均套有一组石英防护管6,所述的正电极4上端连接吸气器7和支架8,所述的外壳连接灯头连接座9。
所述的同轴并联双芯氙气光源,所述的上高效放电灯芯与所述的下高效放电灯芯均安装在所述的外壳的中心轴线上。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同轴并联双芯氙气光源,所述的上高效放电灯芯和下高效放电灯芯两个轴线重合,并同在外壳的中心轴线上,上高效放电灯芯的一端电极和下高效放电灯芯的一端电极连接在一起并一同与负电极相连,上高效放电灯芯的另一端电极和下高效放电灯芯的另一端电极分别与正电极相连接,构成并联结构,所述的陶瓷高效放电高效放电灯芯简称“CED”光源,即Ceramics Efficient Discharge Lamp的缩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么向甫,未经么向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7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