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型烧烤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7382.7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9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岳金龙;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金龙;卫杰 |
主分类号: | A47J37/07 | 分类号: | A47J37/07;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烧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箱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折叠型烧烤箱。
背景技术
目前有限的使用空间和高效生活的演变,使人们对使用空间和便捷工具需求不断加大,传统小型烧烤箱不仅对存放空间造成浪费,也给使用者在携带时造成诸多不便,造成有限空间浪费和携带不便,现有的折叠型烧烤箱可以满足使用者摆放及携带的方便要求,值得推广,但现有的折叠型烧烤箱结构复杂、组装关系烦锁,不便外出游玩使用且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型烧烤箱,其结构简单安装携带方便且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折叠型烧烤箱,其中包括由形状对称的前、后围板、上盖、折叠底板、两个侧板组成的箱体及篦子,所述前、后围板分别由前、后立板、前、后左弯板、前、后右弯板及前、后下弯板构成,所述前围板的前左、右弯板的前端分别垂直设置于前立板后表面的左、右端,所述前下弯板的前端垂直设置于前立板后表面的下端,所述前、后左弯板的侧壁上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一、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所述前、后右弯板的侧壁上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三、四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四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所述折叠底板的前端与所述前下弯板之间通过第一合页连接,所述折叠底板的后端放置于后下弯板的上面,当烧烤箱展开时,所述篦子放置于所述箱体内腔壁所设的篦子托上,两个所述侧板分别插置于前、后立板之间,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前、后左弯板和前、后右弯板贴合在一起,所述上盖的后端通过第二合页安装于后立板的上端,所述前、后立板的前、后面分别安装一把手。
本实用新型折叠型烧烤箱,其中所述侧板为一平面板或L形板。
本实用新型折叠型烧烤箱,其中所述篦子为带有若干个矩形孔的平板。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折叠型烧烤箱通过在前、后左弯板之间铰接第一、二连接杆,在前、后右弯板之间铰接第三、四连接杆,折叠底板一端通过第一合页铰接,这样可使箱体沿前、后方向伸展开或收缩在一起,采用活动的插式侧板可以方便安装在展开的箱体上,在不用时取出来,而且在箱体收缩后通过前、后立板上的把手即可携带走,其结构简单、安装携带方便并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型烧烤箱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型烧烤箱的收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折叠型烧烤箱包括由形状对称的前围板1、后围板2、上盖3、折叠底板4、两个侧板5组成的箱体及篦子6;
前围板1由前立板11、前左弯板12、前右弯板13及前下弯板14构成,后围板2由后立板21、后左弯板22、后右弯板23及后下弯板24构成,前围板1的前左弯板12和前右弯板13的前端分别垂直设置于前立板11后表面的左、右端,前下弯板14的前端垂直设置于前立板11后表面的下端,后围板2的结构与前围板1的结构对称,此处不再赘述;
前左弯板12和后左弯板22的侧壁上分别通过一销轴与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前右弯板13和后右弯板23的侧壁上分别通过一销轴与第三连接杆9和第四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接杆9和第四连接杆10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折叠底板4的前端与前下弯板14之间通过第一合页20连接,折叠底板4的后端放置于后下弯板24的上面。
当烧烤箱展开时,篦子6放置于箱体内腔壁上设置的篦子托上(图中未示出),篦子6为带有若干个矩形孔61的平板,侧板5为L形板,两个侧板5分别插置于前立板11和后立板21之间,且左侧侧板5与前左弯板12和后左弯板22的右壁贴合,右侧侧板5与前右弯板13和后右弯板23的左壁贴合,上盖3的后端通过第二合页30安装于后立板21的上端,前立板11的前面和后立板21的后面分别安装一把手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金龙;卫杰,未经岳金龙;卫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7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