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硫酸转化系统中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升温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7705.2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平;张元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业庆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转化 系统 反应器 催化剂 升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升温系统,尤其涉及硫酸转化系统中的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升温系统。
背景技术
硫酸转化系统的升温方式的不同,不仅关系到升温速度的快慢,还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传统的升温方式大体有三种方式:
(1)采用燃烧器及换热器的方式,空气通过换热器与高温烟气换热,然后去加热催化剂。此升温方式燃烧器及换热器的投资比较大,而且消耗柴油也比较多,从经济上来说不合理。
(2)焚硫炉燃烧柴油蓄热,再将冷空气送入焚硫炉中把热量带出,然后送到转化器中,然后焚硫炉再燃烧柴油蓄热,又将冷空气送入焚硫炉中,反复切换来加热催化剂。此升温方式虽然投资省,但是消耗柴油很多,不经济。更主要的是柴油燃烧的不充分,会将烟尘带到转化器内,造成对催化剂的污染,同时柴油燃烧时产生的水分也带到转化器内,很容易使催化剂受潮粉化,一旦催化剂受油烟污染和受潮粉化,将给硫酸生产带来致命的影响。
(3)在转化器一(A)段、四(D)段进口处,分别设置电加热器,加热空气带入转化器内加热催化剂。但是,随着硫酸装置规模的扩大,电加热器的功率会很大。
如图2所示,传统的电加热器升温方式,从C段出口的热能经由热交换器3、省煤器一6进入吸塔一,热量被酸吸收后排出到系统以外,从D段出口的热气体经由省煤器二7进入吸塔二,热量也被酸吸收后排出到系统以外。使得热利用率较低,升温时间长,要求电加热器的功率会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减小电加热器的功率,同时还能缩短升温时间的硫酸转化系统中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升温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上至下设置A、B、C、D四段床层的转化器,锅炉,主风机,吸塔一、前置于吸塔一之前的省煤器一,吸塔二、前置于吸塔二之前的省煤器二,热交换器一,热交换器二,设于所述转化器A段入口之前A段电炉,设于所述转化器D段入口处的D段电炉,
在所述转化器C段和D段之间设有从C段出口至D段电炉进口之间的循环升温旁路一,所述循环升温旁路一上设有阀一;
在所述转化器D段和A段之间设有从D段出口至所述A段电炉进口之间的循环升温旁路二,所述循环升温旁路二上设有循环升温风机和阀四。
所述C段出口通过阀二连通所述热交换器二。
所述D段出口通过阀三连通所述省煤器二。
本实用新型的转化升温系统采用循环升温方式,在C段之后设一起短路作用的阀一,让热气体不到吸塔一,直接进入D段电炉的入口回到D段进口;在转化器最后一段(D段)出口设有阀三,热气体不到吸塔二,同时D段出口设有一台循环升温风机,将D段出口的热气体经由A段电炉返回到A段进口,让转化器内部热气体循环,不带到系统以外,热利用率大大提高,电加热器的功率大大减小,只有相同规模装置的1/3~1/2,升温时间缩短,同时升温时不开主风机,因此大大减少了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转化器,2是热交换器一,3是热交换器二,4是循环升温旁路一,41是阀一,42是阀二,5是D段电炉,6是省煤器一,7是省煤器二,8是循环升温旁路二,8是循环升温风机,81是阀三,82是阀四,9是高温过热器,10是A段电炉。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由上至下设置A、B、C、D四段床层的转化器1,锅炉,主风机,吸塔一、前置于吸塔一之前的省煤器一6,吸塔二、前置于吸塔二之前的省煤器二7,热交换器一2,热交换器二3,设于所述转化器1A段入口之前A段电炉10,设于所述转化器1D段入口处的D段电炉5,
在所述转化器1C段和D段之间设有从C段出口至所述D段电炉进口之间的循环升温旁路一4,所述循环升温旁路一4上设有阀一41;
在所述转化器1D段和A段之间设有从D段出口至所述A段电炉10进口之间的循环升温旁路二8,所述循环升温旁路二9上设有循环升温风机80和阀四82。
所述C段出口通过阀二42连通所述热交换器二3。
所述D段出口通过阀三81连通所述省煤器二7。
试验证明此循环升温新工艺,投资省,操作方便,既保护了催化剂,缩短了升温时间,又节约了大量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业庆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建业庆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7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