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平衡两轮电动车用转向弹性复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8120.2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0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闫学凯;周伟;胡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易步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77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电动车 转向 弹性 复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弹性复位机构,尤其是一种用在自平衡两轮电动车上的转向弹性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自平衡两轮电动车是一种轮胎左右并行布置,采用倒立摆原理来实现自平衡的电动车;它通过车体内置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人体与车体重心的变换,从而控制车子的方向和速度,并且可实现零半径转向。这种自平衡两轮电动车便捷环保,是一种很好的短途代步交通工具。但是,其转向机构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现有的技术中,已经有一种自平衡两轮电动车用转向机构在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0920281856.5的中国专利文献1中公开。根据专利文献1中,其所描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底板(1)以及通过支撑架(2)与其固定连接的水平转轴(4),水平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杆(3),水平转轴(4)的另一端设有转向传感器(8),在水平转轴(4)上固定有沿轴线对称的、与操作杆(3)垂直的承力支架(6),在承力支架(6)两侧的下方或上方安装有外形尺寸和物理性能基本相同的弹性体(5)。
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操作者通过左右摇摆操作杆(3)来控制水平转轴(4)沿轴线方向转动,由于水平转轴(4)的末端还连接有转向传感器(8),所以水平转轴(4)转动角度的大小可以通过转向传感器(8)变成指令,控制电机的转向及速度输出,从而控制两轮车的转向。操纵杆(3)在操作者不施力的情况下,水平转轴(4)的两侧的等高弹性体(5)与承力架(6)接触,由于两个弹性体(5)高度相等,从而使承力支架(6)保持在水平位置,而操纵杆(3)在直立正中的位置。当对操纵杆(3)往一个方向施加外力使其摆动时,水平转轴(4)上的承力架(6)的一端会压缩弹性体(5),另一端与弹性体(5)脱离接触。当操纵者停止施力时,弹性体(5)的弹力会使承力架(6)回到水平位置,即操纵杆(3)回到与旋转轴直立正中的位置。
但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转向机构中,其为横向安装结构,使得车体冗长,体积较大;其机构外设,不便于保洁,还增加了生产成本;操纵杆左右偏转时,施力要随偏转的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偏转一开始基本不受力,不易控制;左右对称的弹性体部位安装难以保证等高,操纵杆不能保证停在中间位置;操纵杆转动角度没有限位,转动过大,承力架与弹性体会错开而出现故障。
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包括一个弹性体;一个导柱;所述弹性体一端装在弹性体导柱内;压弹性体钢片,所述压弹性体钢片装在弹性体导柱内,并压在弹性体的上端;一个顶杆;一个连接摇杆的旋转轴,其下端切有一个水平面,该旋转轴与所述弹性体通过导柱传动连接;一个与旋转轴下平面贴合的缓冲垫;置于旋转轴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一个定位销;一个转向传感器固定件,其与旋转轴末端相连;一个电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为气弹簧或钢丝弹簧或橡胶弹簧或聚氨酯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一个轴段设置有平面特征,旋转轴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该平面与所述弹性体或导柱端面紧密贴合。
其运动原理是:摆动把手时,带动旋转轴转动,转向传感器固定件与旋转轴末端固连,旋转轴转动角度的大小可以通过转向传感器转变成指令,控制电机的转向及速度输出,从而控制两轮车的转向。转动的旋转轴压到缓冲垫,使其压着顶杆使弹性体收缩,当顶杆下行碰到弹性体导柱时,把手转动达到极限位置;反方向时,原理亦如此;松开把手,把手由于回复力作用自动恢复到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复位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无间隙,保证了每次都能使手把复位到中间位置,而且左右不易产生间隙;
(2)从零位到极限角度都能提供舒适连续的转向力度;
(3)纵向结构内置在车子下壳体,缩短了车体的长度;
(4)对弹性体的精度要求不高,容易制造,且有限位装置,弹性体不易失效;
(5)可靠性高,受压构件不易磨损;
(6)通过在所述旋转轴一个轴段设置有所述平面特征,旋转轴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该平面与弹性体或导柱端面紧密贴合,从而保证旋转轴处于零位状态。
附图说明
图1、2为背景技术中专利文献1所述的转向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复位机构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复位机构沿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复位机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复位机构沿B-B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易步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易步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8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