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蓄能化冰冷却塔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9304.0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包冰国;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7/00 | 分类号: | F28F1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4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蓄能 冰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蓄能化冰冷却塔。
背景技术
北方寒冷地区冷却塔冬季运行普遍存在着结冰问题,往往对冷却塔产生以下危害:
1)影响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塔的进风口结成冰帘以后,进风面积减小,造成风量减小,进而影响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填料系统结冰,影响填料的冷却效率,甚至对填料产生永久性损坏。
2)冷却塔结冰后增加了冷却塔的负荷,往往会导致冷却塔填料层塌陷,使冷却塔不能正常运行。如果是钢结构冷却塔,情况严重时会导致钢梁变形,整塔坍塌,严重影响冷却塔的安全生产。
3)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混凝土的多次冻融会减少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尤其在有裂缝的部位,更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损坏。
目前国内外主要冷却塔制造企业往往通过以下措施对冷却塔进行化冰:
1)在进风口设增设挡风板。
增设挡风板可以降低进风窗风速,防止冷却塔雨区淋水外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冷却塔水池周围无结冰现象。但是增加了进风百叶窗后,冷却塔部分淋水顺延百叶窗下落,经常会在进风百叶窗上形成冰幕,反而导致冷却塔结冰现象更为严重。
2)在填料四周增设热水化冰管。
目前国内比较普遍采用该措施,即从上塔水管处引一根热水管至填料上方(或下方),在填料四周处形成热水管网往下淋水,防止冷却塔结冰。采取该措施增加了冷却塔进风口的淋水密度,使进风口不易形成冰幕,且由于是热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填料四周温度高于结冰点,不易结冰。但由于热水是从冷却塔回水管处引入,如果工厂生产负荷较低,或者夜晚外界温度远低于结冰点,往往回水温度达不到化冰的要求,且经过填料后热水温度会一定程度上下降,更难保证化冰的效果。
3)在冷却塔进风口增设蒸汽管或电热丝。
由于冷却塔需要长年运行,受工厂条件及运行成本限制,这种方法使用的还不是很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蓄能化冰冷却塔,能够有效地解决冷却塔冬季的结冰问题,化冰运行稳定,无污染,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蓄能化冰冷却塔,具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上方设置有冷却塔平台,冷却装置下方具有化冰管网,冷却塔平台上设置有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下部设置有吸收热量的储存有水的吸热管,吸热管两端分别与冷却塔平台两侧的保温储水箱连通,吸热管中部与化冰管网下方装有冷却水的下循环管热虹吸连接,两侧的保温储水箱分别通过各自的阀门与化冰管网连接。
太阳辐射照射至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吸热后沿其肋片和管壁传递给吸热管内的水。吸热管内的水吸温后温度升高,比重减小而上升,形成一个向上的动力,构成一个热虹吸系统,从下循环管不断补充温度较低的水。随着热水的不断上移并储存在两侧的保温储水箱内。通过下循环管不断补充温度较低的水,如此循环往复,最终保温储水箱内的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当需要化冰时,打开保温储水箱底部的阀门,热水通过静压流入化冰管网,进行化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冷却塔平台闲置空间,铺设太阳能集热器,无需额外增加工厂使用面积。塔顶化冰循环水由密度差产生循环动力,自成微循环系统,无需增加额外动力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解决冷却塔冬季的结冰问题,化冰运行稳定,无污染,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保温储水箱,1-2.太阳能集热器,1-5.吸热管,1-6.收水器,1-7.配水部分,1-8.填料层,1-9.化冰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太阳能蓄能化冰冷却塔,具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上方设置有冷却塔平台,冷却装置包括收水器1-6、配水部分1-7、填料层1-8,填料层1-8下方具有化冰管网1-9,冷却塔平台上设置有太阳能集热器1-2,太阳能集热器1-2下部设置有吸收热量的储存有水的吸热管1-5,吸热管1-5两端分别与冷却塔平台两侧的保温储水箱1-1连通,吸热管1-5中部与化冰管网1-9下方装有冷却水的下循环管热虹吸连接,两侧的保温储水箱1-1分别通过各自的阀门与化冰管网1-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9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