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塔筒之中段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9456.0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2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朱元萍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中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特别是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之中段。
背景技术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发展风力发电也是补充我国一次能源供应不足,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发展风力发电,可推动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展风力发电需要强有力的风力发电相关技术为支撑,以为我国迅速发展的风电场提供运行可靠、成本低廉的新型大容量并网风力发电系统。
风能是最好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在风能到电能的转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产生破坏,与煤电相比,每1000KW风力发电机组每年能减少151.52吨二氧化碳、9吨二氧化硫气体和6吨一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风能蕴藏量大,分布广,我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32.26亿千瓦,而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居世界之首,与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3.8亿千瓦为同一量级,具有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潜力。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风力机技术的日趋先进,风力发电将比以往更为安全和经济。风力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装置,又称风车。现有的风力发电设备,随着机组功率的增大,塔架越来越高,大型水平轴的风电机组塔架高度超过百米,发电机、增速箱及液压系统、冷热交换系统都放置在机舱中由塔架支撑,机舱被安置在塔顶,这对各部件可靠性要求极高,使制造难度和成本相应增大,安装、维修、保养也很困难。
风力发电机塔架是风力发电机组重要的部件,风力发电机塔架一般由2-4段塔筒构成,最常用的是由3段塔筒构成的塔架,其高度为70米-90米。作为风电机组关键配套设备的塔筒制造精度要求高,除同轴度、平面度、平行度、直线度、错边量等形位公差均应满足要求;此外,每段塔筒内设有不同的附属设备或附件,风电是近几年大力发展的产业,塔筒内的附属设备或附件亟待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之中段,该风力发电机塔筒之中段内的附属设备或附件功能齐备,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之中段,包括塔筒和法兰,法兰设在塔筒的两个端头,法兰与塔筒连接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该塔筒内设有梯子、中段平台和塔筒电梯护栏,梯子与塔筒内壁连接在一起,中段平台与塔筒内壁连接在一起,中段平台距离塔筒顶端高度H为1.3米,在中段平台上设有塔筒电梯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后,该风力发电机塔筒之中段功能齐备,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风力发电机塔架的塔筒之中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E-E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F-F向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1.塔筒,2.梯子,3、中段平台,4.塔筒电梯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之中段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之中段,包括塔筒和法兰,法兰设在塔筒的两个端头,法兰与塔筒连接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该塔筒1内设有梯子2、中段平台3和塔筒电梯护栏4,梯子2与塔筒1内壁连接在一起,中段平台3与塔筒1内壁连接在一起,中段平台3距离塔筒1顶端高度H为1.3米,在中段平台3上设有塔筒电梯护栏4。
风力发电机的塔架由塔筒之上段、塔筒之中段、塔筒之下段和基础环相互连接构成,每段塔筒内设有不同的附属设备或附件以满足使用的要求,该风力发电机的中段塔筒功能齐备,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未经李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9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压力浸漆装置
- 下一篇:多晶硅坩埚烧结炉炉体保温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