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板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9928.2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大宇;于昌勇;曹真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板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地板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住宅、高层住宅、别墅住宅中出现了一种通过送风系统将新空气输送到居室内。此种送风系统,一般是在居室的地板上设置有一个通风装置与送风系统的输送管道连通,使新空气通过连通输送管道的通风装置自下至上向居室内流通。此种送风系统的优点在于:一年四季不打开窗户也能使新空气在居室内流通,打破传统打开窗户向居室内输送新空气的方式。其缺点是:
1)此种结构的通风装置,其长度是固定的,根据输送管道的大小使用不同长度的通风装置。
2)通风装置的网格透风孔,由于居室内灰尘较多而堵塞时,要将整个通风装置从地板拆下后去清洗,清洗后,再将通风装置安装在连接有输送管道的地板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长度可调节的组合式地板通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板通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框架体,以及位于框架体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框架体可拆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体为多个,所述框架体和框架体之间可拆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体包括带有通风孔的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底部的网格板,所述外壳上还卡合连接有栅格板,所述栅格板位于网格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栅格板卡合连接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栅格板由横梁和竖梁构成,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卡合连接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地板通风装置由端盖和框架体可拆式连接。在端盖之间增加框架体的数量,即可增加地板通风装置的长度。框架体和框架体之间可拆式连接。当框架体底部的网格板由于灰尘而堵塞时,不必将整体通风装置从地板上拆下来,只需从框架体上拆下卡合连接的栅格板,再取出位于框架体底部的网格板,将其清洗后,再安装网格板和栅格板。整个地板通风装置的各组成部分不是可拆式连接,就是卡合连接,因此,其拆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板通风装置实施例1的外壳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板通风装置实施例1的网格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地板通风装置实施例1的栅格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地板通风装置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地板通风装置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地板通风装置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地板通风装置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地板通风装置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中所示:2、网格板,3、栅格板,11、外壳,12、端盖,21、凸块,31、横梁,32、竖梁,33、卡扣,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凸起,113、通风孔,114、卡槽,121、第一凸起,122、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地板通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框架体,以及位于框架体两端的端盖12,所述端盖12与框架体可拆式连接。
所述框架体和框架体之间可拆式连接。
所述框架体包括带有通风孔113的外壳11,以及位于外壳11底部的网格板2,所述外壳11上还卡合连接有栅格板3,所述栅格板3位于网格板2的上方。
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与所述栅格板3卡合连接的卡槽114。
所述栅格板3由横梁31和竖梁32构成,所述横梁31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11卡合连接的卡扣33。
所述网格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21。
如图1、图4、图5所示,其中一个端盖12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11可拆式连接的第一凸起121;外壳11上设置有与所述端盖12可拆式连接的第一凹槽111。
另一个端盖12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11可拆式连接的第二凹槽122;外壳11上设置有与所述端盖12可拆式连接的第二凸起11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采用两个框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9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