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编码器的解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9969.1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0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魏杨;齐皓;罗润;唐琦;李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威航空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06 | 分类号: | H03M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编码器 解码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码器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旋转编码器的解码电路。
背景技术
早期使用的是电位器调节电压或电流等参数,由于电位器使用的是机械导电接触片在电阻体上滑动改变电阻值。如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滑块的接触片与电阻体接触电阻变大或断开,就会造成电源输出电压的波动,对产品寿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在输出电源大幅度变化时还会烧毁用户设备。其优点是用户可随意改变旋转快慢,调节方便。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处理应用到电源类产品,通过数字电路控制电压电流,以及与电脑通行应用与自动控制系统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使用电位器不利于可编程控制(自动控制滑块成本高,且已损坏)。采用两个按键(一个增加,一个减小)通过CPU控制电压或电流以及其他更多的参数。按键使用寿命长,且在坏了的时候用户调节不了电压电流,而输出电源不会波动影响用户使用的设备。最大的缺点在于用每按一次只能增量一个单位,调节精细时非常繁琐,如:控制输出1000V的电压,每按一次增加或减小1V,那么从0V到1000V调整,用户就要按1000次按键。
后来出现旋转编码器,它是通过把机械角度物理量的变化转变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在传感器的分类中,他归属于角位移传感器。旋转编码器接线原理图如图1所示。通过旋转把手,其中内部的两个开关交替运行。输出信号有A、B、C三个端子构成,C是公共地端,A、B输出判断信号(旋转一圈可是24、36或更多的脉冲输出)。输出信号波形如图2所示。当旋转编码器顺时针转动的A输出方波脉冲超前与B端90°,相反逆时针旋转时B端超前A端90°。那么就需要鉴相解调分别输出顺时针脉冲和逆时针脉冲。如图3所示,这种信号还需要解码出实际使用波形信号,以便顺时针旋转计数电路和逆时针旋转计数电路识别。
综合以上结构特点,在CPU控制系统使用选择旋转编码器代替按键,即可像电位器一样通过旋转控制,而输出是利于数字电路处理的脉冲信号。只需解码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就可很简单的代替按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编码器使用的解码电路,实现旋转编码器在不同的控制电路中代替按键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旋转编码器的解码电路,包括A输入端、B输入端、E输出端、F输出端、两个D触发器、两个三输入与门和三个反相器;
A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第一D触发器的D输入端口和第二D触发器的D输入端口,
B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口和第二D触发器的下降沿触发端口,
第一反相器的输出口端口分别连接到第一D触发器的下降沿触发端口、第一三输入与门的输入端口和第二三输入与门的输入口,
第一D触发器和第二D触发器的Q输出端口连接到第一三输入与门的输入端口,第一D触发器和第二D触发器的 输出端口连接到第二三输入与门的输入端口,
第一三输入与门的输出端口通过第二反相器连接到E输出端,
第二三输入与门106的输出端口通过第三反相器连接到F输出端。
本实用型的有益效果是:与旋转编码器结合,代替早期使用的电位器和后来数字控制电路中的按钮,具有可随意改变旋转快慢,调节方便的优点,使用寿命长,成本较自动控制滑块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编码器原理图;
图2为旋转编码器输出信号;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解码电路输出信号波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解码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结构框图;
其中,1、旋转编码器的解码电路,101、第一反相器,102、第一D触发器,103、第一三输入与门,104、第二反相器,105、第三反相器,106、第二三输入与门,107、第二D触发器,2、旋转编码器,3、其它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描述:
旋转编码器的解码电路,包括A输入端、B输入端、E输出端、F输出端、两个D触发器、两个三输入与门和三个反相器;
A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第一D触发器102的D输入端口和第二D触发器107的D输入端口,
B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反相器101的输入端口和第二D触发器107的下降沿触发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威航空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四威航空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9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过波峰焊用托盘
- 下一篇:车头碗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