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热反射功能的耐久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1391.3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木莲;程承;张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反射 功能 耐久 沥青 混凝土 路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尤其是能够保证热反射涂层及沥青路面长期性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沥青路面由于材料色泽黑、太阳吸收率高达0.85~0.95,因此具有较高的太阳热吸收能力。夏季,在太阳的持续热辐射作用下,沥青路面吸收大量的热量并蓄积在路面结构中,使得路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大部分地区路面温度可高达60~70℃,这对于沥青这种温度敏感性材料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危害。与此同时,较高的路面温度影响了周围的大气和生活环境,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为了减少夏季高温对沥青路面材料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太阳热反功能的涂料在道路工程路面结构中得到了应用。该类涂料成膜后形成热反射涂层,用以提高太阳热反射率,从而减少路面温度从而减少沥青路面热损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但该类涂料多为反应类树脂高分子材料、太阳热反射填料等组成,使用时添加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喷涂于沥青路面表面形成热反射涂层。树脂固化是活性基团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随之产生分子之间交联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出较多热量,最高温度可达110℃以上,这远大于一般沥青的软化点温度,使得包裹于石料表面的沥青膜变软、起泡甚至脱落,不仅降低了涂层与沥青路面之间的粘结力,使得涂层容易与沥青路面脱离,缺少沥青膜包裹的集料极易发生松散,还降低了沥青路面结构的耐久性。树脂固化放热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施工时尤其是对于新建沥青路面要利用研磨机将沥青膜事先打磨掉,这种做法不但破坏了原有路面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而且难于控制研磨后的路面平整度。这为热反射涂层的推广应用提出了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热反射功能的耐久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该结构包括沥青路面层、功能层及热反射涂层三个部分,沥青路面层与热反射涂层之间设置有功能层。
所述功能层是一种由偶联剂、表面活性剂、丙烯酸树脂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具有渗透性的混合液体,涂在沥青路面上的薄膜状功能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沥青路面与热反射涂层之间设置一层功能层,既能够保证沥青路面不被破坏消除热反射涂层树脂固化时对沥青膜与记录之间粘附力产生的热影响,还能够增强热反射涂层与沥青路面之间粘结力,提高耐久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设备简单,质量可控,效果明显,节约施工时间等显著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反射涂层;2、功能层;3、路面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沥青路面层3与热反射涂层1之间设置有功能层2。功能层2是一种由偶联剂、表面活性剂、丙烯酸树脂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具有渗透性的混合液体,涂在沥青路面上的薄膜状功能层。
采用偶联剂、表面活性剂、渗透剂,丙烯酸单体组成的混合溶剂喷涂于沥青路面,带养生时间过后,在其上表面涂装热反射涂料,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沥青路面层喷洒或涂布功能层,在功能层上表面涂装热反射涂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沥青路面层,可以是新建或旧沥青路面,沥青路面结构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如SMA、OGFC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功能层,是具有一定渗透性的混合溶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反射涂层,可以为反应类树脂作为基体的所有热反射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1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及高速公路、铁路混凝土桥梁体
- 下一篇:扁钢丝绳编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