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排水管自动隔气式水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2551.6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6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庄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16K15/0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排水管 自动 隔气式 水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通空调民用或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排水管自动隔气式水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系统已在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中广泛的应用。目前空调凝结水排放时末端采用普通P型水封,采用PVC材料制作,与普通排水管上存水弯类似。水封的作用在于隔绝空调机组凝结水管与外界空气的流通,又必须达到凝结水管的畅通,保证凝结水可以顺利排除。
然而现有技术中空调凝结水排放时末端采用普通U型水封,在夏季空调使用季节可正常使用,但无法清除管内沉积粉尘、淤泥等杂物;过度季节及冬季使用时,由于管内长时间缺水,水封内干涸,当凝结水总管排放至室外雨水井时,室外污浊气体可通过凝结水总管倒灌进室内,污染室内空气品质。另外,当凝结水管排放至室内卫生间地漏时,由于需间接排放,导致卫生间室内凝结水立管需要根据地漏位置安装,同时不可避免室内有一段明管(水平或垂直),如不加以处理,影响美观。本发明为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排水管自动隔气式水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空调季节及冬季室外污浊气体透过空调凝结水管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以及卫生间内凝结水排放明管安装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排水管自动隔气式水封装置,包括承接空调凝结水管末端管口的U型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排水管为承接管和排放管组成的U型管,所述排放管的排放口高度低于承接管的承接口高度,且所述排放管内设置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设置在近排放管的排放口处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铰接可被凝结水顶起的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承接管的承接口连接接水盘。
优选的,所述U型排水管管内最低位置设置用于排污的排污清扫口。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本发明的水封装置内无水时单向阀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阻隔外部污浊气体反渗透入房间内。当夏季空调使用时产生凝结水,由承接管接受冷凝水到水封处。当水封内凝结水聚集起来,到达单向阀位置时,通过浮力的作用,将单向阀掀起,使承接管与排放管的排放口相通,起到排水作用。凝结水量越多,橡胶盖打开角度越大,排水越顺畅。待凝结水量减少,低于单向阀位置时,单向阀由于重力作用自动关闭,阻隔外部浊气进入。
因水封处于冷凝水管的相对低位,在水封管道底部设置排污清扫口,可起排污及检查水封内密封盖情况的作用。
优选的,本发明水封装置采用PVC材料制作,在水封中间设置密闭圈和轻质橡胶密封盖等部件,通过密封圈与密封盖的配合实现水封的开启和关闭。水封内无水时橡胶密封盖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阻隔外部污浊气体反渗透入房间内。当夏季空调使用时产生凝结水,排至立管水封处,当水封内凝结水聚集起来,到达轻质橡胶盖部位时,通过浮力的作用,将橡胶密封盖掀起,起到排水作用。凝结水量越多,橡胶盖打开角度越大,排水越顺畅。待凝结水量减少,至密封圈部位时,橡胶密封盖自动盖上,阻隔外部浊气进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自动隔气式水封装置结构简单、实现方法灵活,单向阀可以是密封圈和密封盖的组合,也可以是单向球阀。该装置可安装在吊顶、水管道井内,可以解决凝结水明管问题;通过单向阀的设置,本装置在实现排放冷凝水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实现非排放时期的密封,防止污浊空气倒灌入冷凝水管,解决了室外污浊气体透过空调凝结水管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保证室内空气品质。
自动隔气式水封装置主要用在暖通空调领域,可以安装在卫生间、走道、房间等的吊顶内,也可跟随凝结水管安装至室外雨水井内,起到隔气作用。建议安装在卫生间吊顶内,这样卫生间内原排放至地漏的明装凝结水立管可以采取暗装的方式,减少装修美化的费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排水管自动隔气式水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排水管自动隔气式水封装置关闭时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排水管自动隔气式水封装置顶开时的状态图。
其中1为凝结水管;2为接水盘;3为单向阀;4为排污清扫口;11为承接管;12为排放管;31为密封圈;32为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2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