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吸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3319.4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月红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滕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吸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科医疗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雾化吸入器。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是将药物或水经吸入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作用。通过雾化吸入给药,可以达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作用。由于雾化吸入具有药物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市场上现有销售的大都是面罩式吸入器,这种雾化吸入器使用不方便,而且由于面罩式吸入器与外界空气隔绝,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无法排出,需要每隔半分钟拿掉面罩重新换气;此外面罩密封效果不是很好的话,容易让药液溢出,进入患者眼睛内,需要医务人员进行处理。这让患者感到痛苦,也让医务人员感到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一种雾化吸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贮药瓶、瓶盖、输气管、雾化管,所述瓶盖设置在贮药瓶上端,所述瓶盖下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并与贮药瓶上端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输气管从所述瓶盖上端穿入到瓶盖内侧,所述瓶盖内部设置有雾化器,雾化器前端穿过瓶盖侧壁后与雾化管一端相连接,雾化管另一端设置有吸嘴;雾化器后端即瓶盖内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下端伸入到贮药瓶底部。
所述贮药瓶上设置有刻度和把手。
所述瓶盖上设置有防滑纹。
雾化器与所述瓶盖固定连接。
使用时,将药液倒入贮药瓶中,并让液面不要漫过输气管口。将吸嘴含入口中,不断从输气管进来的氧气将贮药瓶内的压力增强,药液从进液管中进入雾化器,并从雾化器前端喷出雾状药液,这时患者可通过吸嘴和雾化管将雾化药液吸入。使用药液的多少可以通过贮药瓶上的刻度读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化吸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治疗效果好,吸入雾化药液较为方便,无需换气。
2、避免药液溢出,既避免了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又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方便。
3、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嘴,2、雾化管,3、雾化器,4、瓶盖,5、输气管,6、防滑纹,7、把手,8、贮药瓶,9、进液管,10、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化吸入器,其结构包括贮药瓶8、瓶盖4、输气管5、雾化管2,所述瓶盖4设置在贮药瓶8上端,所述瓶盖4下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并与贮药瓶8上端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输气管5从所述瓶盖4上端穿入到瓶盖4内侧,所述瓶盖4内部设置有雾化器3,雾化器3前端穿过瓶盖4侧壁后与雾化管2一端相连接,雾化管2另一端设置有吸嘴1;雾化器3后端即瓶盖4内连接有进液管9,进液管9下端伸入到贮药瓶8底部。
所述贮药瓶8上设置有刻度10和把手7。
所述瓶盖4上设置有防滑纹6。
雾化器3与所述瓶盖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化吸入器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月红,未经赵月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3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