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3962.7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7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顺合泰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能 散热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尤其是一种具有高效能及优异风量-风压曲线表现的散热风扇,属于风扇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通常分为轴流式、离心式和混流式三种方式,轴流式的气流出口方向与轴心方向相同,离心式利用离心力作用将气流沿着叶片向外甩出,混流式拥有以上两种气流方式。
风扇的工作原理是按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即:电能-电磁能-机械能-动能,其电路原理一般分为多种形式,采用的电路不同,风扇的性能就会有差异。风扇机械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使得风扇的风量-风压曲线得到最佳。
风量是指风扇通风面积平面速度之积,通风面积是出口面积减去涡舌处的投影面积,平面速度是气流通过整个平面的气体运动速度,单位是m3/s。平面速度一定时,扇叶叶轮外径越大,通风面积越大,风量则越大。平面速度由转子的转速和风压决定,通风面积一定时,平面速度越大,风量越大,风量越大,空气吸热量则越大,空气流动转移时能够带周能带走更多的热量,扇热效果越明显。
风压是为进行正常通风,需要克服风扇通风行程内的阻力,风扇必须产生克服送风阻力的压力,测量到的压力的变化值称为静压,即最大静压与大气压的差压,它是气体对平行于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静压是通过垂直于其表面的孔测量出来的,把气体流动中所需要动能转化为压力形式称为动压。
为实现送风的目的,需要有静压和动压,全压为静压与动压的代数和,全 压是指由风扇所给定的全压增加量,即风扇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全压之差。在实际应用中,标称的最大风量值并不是实际扇热片得到的送风量,风量大,并不代表通风能力强。因空气流动时,气流在其流动路径会遇上扇热鳍片或元件的阻扰,其阻抗会限制空气自由流通。即风量增大时,风压会减小。因此必须有一个最佳操作工作点,即风扇性能曲线与风阻曲线的交点。在工作点,风扇特性曲线之斜率为最小,而系统特性曲线之变化率为最低。
现有的散热风扇的结构中,每个扇叶片之间的正投影部分总会有一定的空隙,造成了风扇的风量-风压曲线不理想,风扇的散热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目前散热风扇领域中所存在的扇叶叶片正投影之间空隙较大,散热效能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能的散热风扇。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风扇是由多个尺寸相同的子风扇上下连接固定构成的,其中,每个子风扇都包括位于中心的轮毂和设于轮毂周缘的若干片扇叶,上下两个轮毂轴线重合连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风扇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包括超声波铆合、焊接、粘合或螺栓连接。
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风扇的扇叶数目为奇数。
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风扇的数目为两个。
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风扇的扇叶上下相接连成一体,构成所述散热风扇的扇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具有以下的优点:
1、通过风扇之间轴线重合连接固定,使得扇叶之间正投影有较大的重叠部分,从而使得所述风扇具有更佳的风量-风压曲线,散热效能更高;
2、上下子风扇之间的连接紧密可靠;
3、无需对原有的模具进行大的改动,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见风扇的正投影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的正投影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侧视图;
其中,1为常见风扇的轮毂、2为常见风扇的扇叶、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风扇的轮毂、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风扇的扇叶、10为第一子风扇、20为第二子风扇、11为第一子风扇扇叶、21为第二子风扇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风扇进行说明,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内容,而不是对所述技术内容的限制,事实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明精神实质内,对所述散热风扇的结构的改进以及对相应部分的增减、替换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顺合泰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顺合泰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3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LED与LED复合灯具
- 下一篇:轴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