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4097.8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9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泉林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27/06;B32B27/08;B32B27/32;B32B27/36;B32B27/20;B32B27/18;B65D6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8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压 阻隔 包装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
背景技术
无菌包装材料是一种多层层压包装材料,其主要由纸、塑料盒铝箔组成,具有优异的隔氧隔湿功能,所以其包装的食品包括液态食品有很长的货架期。
但是这种多层无菌包装材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是,其需要直接用纸板做印刷接收面和支撑层,这样对纸板本身的表面状态和纤维形态有很高的要求,普通的纸板很难达到具体的印刷要求,且造纸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造纸所用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十分大;其次,其采用铝箔作为气体阻隔层和光线阻挡层,而且铝箔作为阻隔层用在包装材料上,用完就会被扔掉,这样存在铝箔降解难、回收难、污染环境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两个,其一是直接用纸板做印刷接收面和支撑层,会对纸板本身的表面状态和纤维形态有很高的要求;其二是减少铝箔的浪费,避免了由铝箔降解难、回收难带来的环境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包括阻隔层和支撑层,所述阻隔层和支撑层通过粘结层相粘结,所述支撑层的上方还覆设有遮光层和印刷接收层,所述遮光层的两侧面分别同支撑层和印刷接收层相粘结,所述阻隔层的下方设有热封层,所述热封层同所述阻隔层通过粘结层相粘结。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层包括硅氧化物层和阻隔层基材,所述阻隔层基材的两侧分别复合有硅氧化物层,所述阻隔层基材两侧的硅氧 化物层分别通过粘结层同所述支撑层和热封层相粘结。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层基材为双向拉伸聚酯材料或者双向拉伸聚酰胺材料,阻隔层基材的厚度为12-25um。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硅氧化物层的厚度为0.02-0.5um。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印刷接收层的上侧面还粘结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聚丙烯层或聚乙烯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um。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层为双向拉伸发泡塑料或者未漂白纸板,支撑层的厚度为40-80um。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双向拉伸发泡塑料为发泡聚烯烃或发泡聚酯材料。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热封层为茂金属聚乙烯层,热封层的厚度为15-25um。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印刷接收层由高分子聚乙烯醇和纳米氧化硅组成的图像接收层,其厚度为5-20um。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光层包括聚烯烃和遮光颜料,其厚度为20-30u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支撑层和印刷层之间设有粘结层,热封层与支撑层之间也是通过粘结层粘合在一起,避免了现有技术直接在纸板表面涂覆印刷层对纸板(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层)本身的损伤,降低了对支撑层表面状态和纤维形态的要求。
此外,本实用新型制备的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使用硅氧化物涂层代替铝箔作为阻隔层,减少了由铝箔排放带来的回收难和降解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氧气的阻隔率。测试结果表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备的包装材料的氧气的最高通过率仅1.5cc/day.m2,远低于现用的包装材料的氧气透过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层 2、印刷接收层 3、遮光层 4、支撑层 5、粘结层6、硅氧化物层 7、阻隔层基材 8、热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层压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在支撑层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进行挤出淋膜,同时对淋膜后的支撑层基材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二:将阻隔性涂布液涂布在步骤一中的淋膜表面上,通过烘干制得阻隔层;
步骤三:在所制得的阻隔层外表面上挤出复合热封层;
步骤四:在步骤一中的支撑层基材的一个侧面上复合遮光层,并经预处理后使其表面张力达到38达因以上;
步骤五:在所制得的遮光层外侧面上涂布印刷层涂布液,经烘干后制得印刷层;
步骤六:在印刷层的外侧面挤出保护层,使所述印刷层和保护层复合。
步骤一中的挤出淋膜为10-30um厚度的聚烯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泉林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泉林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4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联机器人自标定方法
- 下一篇:用于呼吸装置的外壳及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