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污染开放水体修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4161.2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贾瑞宝;周维芳;孙韶华;周永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H02N6/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开放 水体 修复 装置 | ||
1.一种微污染开放水体修复装置,包括固定在开放式水体中的太阳能水体循环及复氧系统(1),其特征在于在太阳能水体循环及复氧系统(1)周围分布着若干个生物接触氧化模块,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模块依次由漂浮标识物(4)、至少1个填料单元(2)和配重物(3)连接而成,所述填料单元(2)中填料为高分子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生物接触氧化模块的配重物(3)之间的距离≥4m,相邻填料单元(2)之间的距离为40-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接触氧化模块与太阳能水体循环及复氧系统(1)之间的距离为40-70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水体循环及复氧系统(1)包括位于水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位于水面下的螺旋桨及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和螺旋桨的能量传递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桨正下方设置一垂直于水体底面放置的水管(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管(5)距水体底面的距离为0.5-1.5m,水管(5)的正下方设置一挡泥板(6),挡泥板(6)固定在水体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管(5)中部设置进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未经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41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