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流水库分层取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4338.9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2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秦新民;何小英;梅曙明;王礼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36 | 分类号: | E03B3/36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徐光熙 |
地址: | 33000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流水 分层 取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建筑物给水工程的取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以水库作为城镇水源时的一种重力流水库分层取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水库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是当今城镇水厂取水水源的首先之一,但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一年之中水位变幅大,库底部水质多有腥臭味、水温偏高、缺氧严重、水草和水藻等,腐植质水库底层均较为常见,取样分析结果表示底部水的铁、锰等含量也常有超标,浊度也较高;为了取得水库中上层的优质水,必须设置水库分层取水装置。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给水排水设计手册》2004年4月出版第3册《城镇给水》第二版,4.4章节中有关于水库重力取水构筑物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描述,该取水装置详见图1,通过在水库中设置与坝体合建的进水间,在进水间水库侧分层设置取水口,达到水库分层取水的目的;该装置的实施过程为:水库水先经格栅1、至取水口2、长杆蝶阀3、进入进水间4、再流入引水涵洞5,运行时根据水库中的水位,长杆蝶阀3通过手轮6和长杆7进行操控,运行时优先开启上层取水口。
该装置的主要缺点是:①需与坝体同时施工;②装置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大,施工周期长,造价高;③现有无分层取水而以发电及灌溉为主要功能的水库,要改造为城镇分层取水水源较难。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出了采用钢竖管配长杆蝶阀重力流分层取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围绕重力引取水库水的中上层优质水为主题,充分考虑取水装置的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因素,提出了采用钢竖管配长杆蝶阀重力流分层取水装置。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构筑物简单、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可用于重力流水库分层取水的新建及改建工程。
本实用新型重力流水库分层取水装置,在取水口进水端设长杆蝶阀、最外侧设置格栅,通过手轮和长杆操控长杆蝶阀,实现对取水口的开启,引水最终引入引水涵洞,在取水口的出水端连接取水钢竖管、取水钢竖管底部出水处通过集流横管和引水涵洞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重力流水库分层取水装置,在取水钢竖管上设置上、中、下若干分层取水口,取水口优选钢制三通取水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竖管配长杆蝶阀,实现水库分层取水,通过在水库中设置取水钢竖管、在钢竖管上分层设置钢制三通取水口,取水口的开启与关闭采用长杆蝶阀控制,蝶阀与取水口采用法兰连接;取水时分层优先开启上层或中层的长杆蝶阀,底部取水口做水库放空管和兼枯水期取水用;各蝶阀进口前均设置格栅,栅除水中漂浮物。
本实用新型用钢竖管替代钢筋混凝土进水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取水装置构筑物简单、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可用于重力流水库分层取水的新建及改建工程。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重力流水库分层取水装置;
图2:本实用新型重力流水库分层取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水钢竖管4和取水口3固定在坝体上,取水钢竖管4设置四个取水口3,取水时,水库水先经格栅1、至长杆蝶阀2、取水口3、取水钢竖管4、再流入取水钢竖管4与引水涵洞6的连接集流横管5、引水涵洞6;取水装置运行时,通过转动手轮7和长杆8实现对长杆蝶阀的开启操控,实现分层取水口。
实施例2
取水钢竖管4和钢制三通取水口3固定在一钢筋混凝土框架内,取水钢竖管4设置五个钢制三通取水口3,取水时,水库水先经格栅1、至长杆蝶阀2、钢制三通取水口3、取水钢竖管4、再流入取水钢竖管4与引水涵洞6的连接集流横管5、引水涵洞6;取水装置运行时,通过转动手轮7和长杆8实现对长杆蝶阀的开启操控,实现分层取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43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流高压配水装置
- 下一篇:电厂循环水进排水管沟叠合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