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4548.8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2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爱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92 | 代理人: | 王桂香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波通讯的电子标签,特别是一种能够应用于860MHz-960MHz频率范围内的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在微波通讯领域,电子标签按使用频段划分可分为LF(低频)、HF(高频)、UHF(超高频),其频率范围为860MHz-960MHz,和微波四种,目前普遍应用于商业领域的是高频和超高频,高频主要是安全性高,稳定性高,超高频识别距离远。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近远场结合的电子标签,该标签都是近场部分采用电小环天线的形式,远场部分采用偶极子天线的形式,但是该标签还是无法满足日常应用中对天线性能和带宽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远近场结合的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包括基板、标签天线和芯片,所述标签天线设置在基板上,所述芯片设置在天线上;所述标签天线包括三圈一定形状的弯折线,所述弯折线两两互相耦合,每一圈弯折线分成若干段,且每一段的长度可调整。
进一步,三圈弯折线两两之间的缝隙是指,最内侧弯折线的凹下部分与最外侧弯折线的凹下部分之间的缝隙,最内侧弯折线的凸起部分和所述中间弯折 线的顶部向外延伸线之间的缝隙,中间弯折线和最外侧弯折线的顶部向外延伸线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三圈弯折线中最外侧弯折线分成5段,中间弯折线分成4段;
最外侧弯折线的凹下部分嵌入最内侧弯折线凹下部分,凹下部分是弯折线连接两个凸起部分的凹槽;
中间弯折线的凹下部分嵌入最内侧弯折线的凹下部分,凹下部分是相邻两段弯折线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基板采用绝缘材料;
所述基板的直径为2mm,厚度为0.1~0.2mm。
进一步,所述标签天线是金属的;
所述标签天线是超高频频段的天线。
进一步,所述芯片设置在天线上,是指芯片通过倒装或绑定固定在标签天线端口处。
进一步,所述芯片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在所述标签天线最内侧弯折线的凸起上;
所述凸起嵌入在所述外侧弯折线的相邻弯折线的凹下部分的中间处。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标签,将远近场天线做到了一起,远场识别距离远和近场无识别盲点综合应用,而且相比现有的天线,该标签天线尺寸非常小,通过采用带线耦合,增加了天线的电长度,使天线有很好的性能,由于该天线是耦合天线,同时天线上呈现慢波效应扩展了带宽,使得标签在配合近场阅读器天线使用时,可近距离识别杂乱无章的大量物品,且能瞬时完成大大提高了识别的效率;另外,在配合远场阅读器天线使用时,可远距离进行清点识别,做到省时高效,与网络相结合,尤其是在进行物流管理时可及时补充短缺的货物,快捷便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远近场结合的电子标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电子标签天线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实施例1中的电子标签包括基板①、标签天线②和芯片③,其中所述基板上设有标签天线,所述标签天线包括三圈一定形状的弯折线,所述三圈弯折线之间两两相互耦合,每一圈弯折线分成若干段,每一圈的弯折长度由应用需求和频段以及芯片的类型决定。每一段的长度可以调整,具体调整是根据标签天线的阻抗,具体是由频段和芯片的类型决定。所述弯折线在凸起部分的宽度或在凹下部分的宽度都是可调的,其中所述最外侧的弯折线和中间弯折线顶部的向外延伸线内外相邻的设置在基板上,所述两圈弯折线的凹下部分交替的嵌在最内侧天线的弯折线的凹下部分,为了使得标签芯片的能量能以最小的损耗传到天线上,通过调整所述三圈弯折线两两之间的缝隙,即如图所示的1所表示的线段1的长度,来调节天线的阻抗,使得整个天线的阻抗、带 宽和芯片阻抗满足共轭匹配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4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音乐门铃
- 下一篇:可实现信号无线传输的刷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