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车床安全卡盘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4654.6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太景;裴武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车床 安全 卡盘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车床安全卡盘扳手。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车床的操作中最常用到的扳手有两副,一副是卡盘扳手,另一副是刀架方头螺钉扳手。这样就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两个扳手使用操作中更换频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操作者拿错扳手的情况发生,两副扳手各有所用,不能够替换,所以需要返回更换,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两副扳手在保管和存放的过程中占用较多的空间。另一方面,初学者在使用卡盘扳手夹紧工件之后有时会忘记将其取下,此时启动机床就有可能发生卡盘扳手被卡盘甩出从而伤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车床安全卡盘扳手,具有卡盘扳手和刀架扳手两种功能,杜绝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车床安全卡盘扳手,包括卡盘扳手主体、安装在卡盘扳手主体上端的手柄和固定在卡盘扳手主体下端的四方头;在卡盘扳手主体的底部套装有内套筒,内套筒的上端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卡盘扳手主体的上端;在内套筒和弹簧的外部套装有外套筒;内套筒可在外套筒内上下滑动;四方头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可换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是:不仅能够实现卡盘扳手和刀架扳手的两种功能,还具有六角套筒扳手的作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制造成本,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卡板扳手主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视图;
图4是内套筒示意图。
图中:1、四方头,2、卡盘扳手主体,3、内套筒,4、外套筒,31、通孔槽,5、手柄,6、弹簧,7、销钉,8、可换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多功能车床安全卡盘扳手有一卡盘扳手主体2和安装在卡盘扳手主体2上端的手柄5和固定在卡盘扳手主体2下端的四方头1。在卡盘扳手主体2的顶部开有十字形通孔,手柄5通过十字形通孔安装在卡盘扳手主体2的上端。手柄5分为两段,且每段尾端经过滚花处理,起到防滑的作用。两段手柄可以单独使用,必要时也可以一起使用。根据生产需要,卡板扳手主体2和四方头1既可以单独加工,也可以为一体加工。本实施例中,卡板扳手主体2和四方头1为一体,采用模锻加工,一次成型;然后再钻十字形通孔;四方头1局部热处理。在卡盘扳手主体2的底部套装有内套筒3,内套筒3的上端连接有弹簧6,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卡盘扳手主体2的上端。通过弹簧6与内套筒3的相互受力作用,在使用完毕后工具自动从卡盘上弹出。在内套筒3和弹簧6的外部套装有外套筒4,在内套筒3上开一通孔槽31,销钉7穿过通孔槽31将外套筒4固定在卡盘扳手主体2,内套筒3可在通孔槽的范围内上下滑动。外套筒4起到保护整个卡盘扳手主体2和弹簧6的作用。为了实现卡盘扳手拥有卡盘扳手和刀架扳手两种功能,则需要将刀架扳手置于卡盘扳手的主体上,刀架扳手在使用时也只有头部的内四方孔起到实际作用,所以在四方头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可换接头8。所述的可换接头8为内四方接头,内四方接头的一端为与四方头1相配合的内四方孔,另一端头为内四方孔,作为刀架扳手使用。所述的可换接头8为内六角接头,内六角接头的一端为与四方头1相配合的内四方孔,另一端头为内六角孔,作为六角套筒扳手使用。
工作过程: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内套筒3是伸出的,当使用时,操作者给予其外力作用后,内套筒3受力,同时顶住弹簧6,使得弹簧6被压缩,此时四方头1相对的就处于内套筒3外部,这样就能实现卡盘扳手的功能。当操作者外力撤销时,内套筒3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对车床的卡盘施加反作用力,这样卡盘扳手就能被其自身的弹力从卡盘的方孔螺钉中弹出。将内四方接头安装在四方头1上,实现了刀架扳手的功能;将内六角接头安装在四方头1上,实现了六角套筒扳手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4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