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5923.0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1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柱;邱晓军;何刚;安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载货 汽车 车厢 底板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型载货汽车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通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总成包括多根纵梁、多根位于纵梁上并与纵梁呈垂直布置的变截面型横梁,以及位于变截面型横梁上的底板,其中,纵梁为截面呈“[”型辊压钢板,截面尺寸为高100mm、宽50mm、厚3mm、,横梁为截面呈“[”型冲压钢板,中间截面尺寸为高100mm、宽40mm、厚3mm,相邻横梁之间的间距较大(通常为400mm),纵梁与横梁通过直角型连接板以铆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相连接。这种结构的底板总成存在承载能力低、强度不够、抗变形能力差和重心偏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重心低的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总成,可使车厢的承载能力、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总成,包括多根纵梁、多根位于纵梁上并与纵梁呈垂直布置的横梁,以及位于横梁上的底板,还包括一端和上侧分别与所述纵梁和横梁焊接的加强梁,其中,所述加强梁为“U”形变截面结构,所述纵梁为截面呈矩形的矩形钢管,所述横梁为截面呈倒“几”字型的冲压钢板,纵梁的上侧与横梁的下侧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纵梁的截面尺寸为高100mm、宽50mm、厚4mm,所述横梁的截面尺寸为高60mm、宽50mm、厚3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相邻横梁之间的间距为32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为瓦楞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总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纵梁加厚了,并采取了截面为矩形的结构,使得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总成在纵梁方向上的强度得到了加强;2、横梁降低了高度,增加了宽度,截面也改为倒“几”字型,缩短了相邻横梁之间的间距,使得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总成在横梁方向上的强度得到了加强;3、纵梁和横梁由原来的铆接或螺栓连接改为焊接;4、设置了增加刚度的变截面“U”型加强梁。这些技术措施的设置使得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总成整体承载能力、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都得到了加强,且车厢底板总成重心低,保证了轻型载货汽车在工程施工等复杂工作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梁与横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瓦楞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4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轻型载货汽车车厢底板装置包括纵梁1、横梁2、底板3和加强梁4。
多根横梁2位于多根纵梁1的上面并与纵梁1呈垂直布置,所述纵梁1为截面呈矩形的矩形钢管,所述横梁2为截面呈倒“几”字型的冲压钢板,在本实施例中,纵梁1的上侧与横梁2的下侧焊接;其中,纵梁1的截面尺寸为高100mm、宽50mm、厚4mm,横梁2的截面尺寸为高60mm、宽50mm、厚3mm,所述各相邻横梁2之间的间距为320mm。
所述加强梁4为“U”形变截面结构,所述加强梁4一端和上侧分别与纵梁1和横梁2焊接。
所述底板3设于横梁2上,所述底板3上设有凹凸相间的条纹3-1,所述条纹3-1的走向与纵梁1的长度方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为瓦楞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5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存放支架移动机构
- 下一篇:空中吊缆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