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典型非线性负载电气特性的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6128.3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6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徐晴;关巧莉;唐钰政;王宝安;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典型 非线性 负载 电气 特性 发生 装置 | ||
1.一种模拟典型非线性负载电气特性的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谐波源(1)、回馈环节(2)、中间直流环节(3)、控制终端(4)、第一LCL滤波环节(5)、第LCL滤波环节(6)、外置电阻环节(7),其特征在于:控制终端(4)采用DSP控制器实现,根据用户设定产生控制信号,控制谐波源部分产生电流扰动;谐波源和回馈环节通过中间直流电容相级联,组成AC-DC-AC结构,实现能量回馈;谐波源交流侧通过第一LCL滤波器和外置电阻与电网相连,回馈环节交流侧通过第二LCL滤波环节与电网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典型非线性负载电气特性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波源(1)包括第一桥臂(N1)、第二桥臂(N2)、第三桥臂(N3),组成三相桥式PWM变流器结构,谐波源(1)的直流侧与中间直流电容(3)相连,交流侧与第一LCL滤波环节(5)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LCL滤波环节(5)由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13)、第四电感(L21)、第五电感(L22)、第六电感(L23)和第一阻容(RC1)、第二阻容(RC2)、第三阻容(RC3)组成三个单相T型滤波器;第一桥臂(N1)的中点与第四电感(L21)相连,第二桥臂(N2)的中点与第五电感(L22)相连,第三桥臂(N3)的中点与第六电感(L2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典型非线性负载电气特性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馈环节(2)包括第四桥臂(N4)、第五桥臂(N5)、第六桥臂(N6),组成三相桥式PWM变流器结构,回馈环节(2)的直流侧与中间直流电容(3)相连,交流侧与第LCL滤波环节(6)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LCL滤波环节(6)由第七电感(L31)、第八电感(L32)、第九电感(L33)、第十电感(L41)、第十一电感(L42)、第十二电感(L43)和第四阻容(RC4)、第五阻容(RC5)、第六阻容(RC6)组成三个单相T型滤波器;第四桥臂(N4)的中点与第七电感(L31)相连,第五桥臂(N5)的中点与第八电感(L32)相连,第六桥臂(N6)的中点与第九电感(L3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典型非线性负载电气特性的发生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外置电阻环节(7)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七电阻(R7)的左侧与第二LCL滤波环节(6)的第十电感(L41)相连,右侧与第一LCL滤波环节(5)的第一电感(L11)相连,第八电阻(R8)的左侧与第二LCL滤波环节(6)的第十一电感(L42)相连,右侧与第一LCL滤波环节(5)的第二电感(L12)相连,第九电阻(R9)的左侧与第二LCL滤波环节(6)的第十二电感(L43)相连,右侧与第一LCL滤波环节(5)的第三电感(L1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典型非线性负载电气特性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分别和一个短路片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61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喷油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新型线路接头保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