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7533.7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8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善军;梁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善军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作为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往往在饮用水中浸泡茶叶、枸杞子等保健品或中药材,以利强生或调养身体。由于茶叶、枸杞子等物浸泡于水中,容易与水混在一起进入饮用者的口中,当不需要食用浸泡在水中的茶叶等物时,则饮用极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水杯中,往往采用在水杯上部担置一个滤网来分隔茶叶等物,去除了饮用时茶叶等物进入饮用者的口中的不适感,但是滤网的拿取既不方便又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浸泡于水中的茶叶等物滤过的水杯,且使用方便、卫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杯,包括杯体,杯体内有竖直布置的分隔件,将杯体内腔隔成两个腔室;所述分隔件上设有若干通孔,使得两个腔室呈互通状态。
由于设置了分隔件,即可将需要浸泡在水中的茶叶等物放置于分隔件一侧的杯体内腔中,由于分隔件上设有若干通孔,使得整个杯体内腔中的水质均匀,在经水杯中未放置茶叶等物的内腔饮水时,因分隔件的阻挡、滤过作用,即可避免茶叶等物进入饮用者口中。本实用新型水杯倾倒残水、残渣以及清洗过程都与普通水杯相同,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水杯,饮用者饮用浸泡了茶叶等物的水时没有任何不适感,而且使用方便、卫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分隔件为长方板,该长方板的三个侧边与杯体内腔的侧壁和底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所述分隔件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体,该圆筒体的下端与杯体内腔的底壁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水杯,包括杯体1,杯体1内有竖直布置的长方板2,长方板2的三个侧边与杯体1内腔的侧壁和底壁固定连接。长方板2上设有若干通孔3。设有若干通孔3的长方板2将杯体1的内腔隔成左右互通的两个腔室。
使用时,将不需食用的茶叶等物置于水杯内的左侧腔室或右侧腔室中浸泡,浸泡好时在没有放置茶叶等物的一侧饮用,可避免茶叶等物与饮用者的嘴接触。使用方便、卫生。
实施例2:
参见图3、图4。水杯,包括杯体1,杯体1内有竖直布置的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体2,圆筒体2的下端与杯体1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圆筒体2上设有若干通孔3。设有若干通孔3的圆筒体2将杯体1的内腔隔成内外互通的两个腔室。
使用时,将不需食用的茶叶等物置于圆筒体内浸泡,浸泡好饮用时,即可避免茶叶等物与饮用者的嘴接触。使用方便、卫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善军,未经孙善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7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水陆两用电动汽车
- 下一篇:一种强化结构充气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