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覆膜软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8079.7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寿;陈文涛;林茂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5/02 | 分类号: | B65D35/0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宋湘红 |
地址: | 51811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包装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膜软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化妆品包装技术领域中,塑料包装软管的应用十分普遍。根据灌装内容物的不同,软管成型用材料也存在差别,因而所得软管的硬度不同,而化妆品包装用软管均为薄壁中空管,在后续的各生产工序中这些硬度相对较低的软管则易于变形,从而给灌装工序带来不利。在客户选材无法改变的前提下,为提高软管管尾端的抗变形能力以利于灌装,则只能考虑通过修饰的方式达到提高该类软管的抗变形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包装软管存在着易于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软管抗变形能力的覆膜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覆膜软管包括管头和管身,在所述管身的尾部的外表面覆有一薄膜层,所述薄膜层在管身上的高度不超过软管总高度的三分之一。
作为较佳方案,所述薄膜层由内至外由粘合剂层和功能膜层组 成,所述功能膜层采用热收缩膜。所述热收缩膜较佳采用聚乙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多层共挤聚烯烃膜中的一种。
作为较佳方案,所述功能膜层的厚度为0.05~0.20mm。
本实用新型的覆膜软管中管身的管壁本身为单层或多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管管身的尾部被覆一层薄膜,利用此被覆的薄膜层提高了软管管尾端的抗变形能力从而降低软管变形对灌装工序带来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覆膜软管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覆膜软管中覆膜段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覆膜软管中覆膜段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覆膜软管包括管头和管身1,在管身1的尾部的外表面覆有一薄膜层,因而管身1分为无膜段11和覆膜段12两个部分,其中覆膜段12位于整个管身1的尾端,内容物经管身1尾端灌装进去,再经封尾即实现密封,本实用新型中薄膜层(或覆膜段12)在管身1上的高度不超过软管总高度的三分之一。
参见图1、图2和图3,薄膜层由内至外由粘合剂层21和功能膜层22组成,功能膜层22采用环保、无毒的热收缩膜,如聚乙烯膜(PE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或称聚酯膜)、多层共挤聚烯烃膜(POF膜)中的一种,功能膜层22的厚度为0.05~0.20mm。覆膜软管中管身1的管壁101本身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其成型工艺为 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采用单层结构的管壁。
由于被覆于软管管身上的薄膜具有一定厚度和挺度,因而覆膜后软管尾部的抗变形能力增强,同时被覆薄膜上的印刷图文一同附着于软管表面,因而可起到一定的包装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8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