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色硅基OLED显示器的驱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8452.9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成;代永平;凌代年;邱成峰;彭华军;黄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王凤华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色 oled 显示器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电子显示技术,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硅基OLED显示屏和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为电流驱动器件,要求背板电路能提供精确、稳定的电流控制。早期的有源背板采用的是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a-Si)TFT技术,但是由于非晶硅的迁移率较低及阈值电压的不稳定等原因,使其没有获得成功。相比非晶硅而言,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TFT的迁移率要高得多,但是阈值电压仍存在均匀性不一致的问题,所以需要在像素电路的设计中进行一定的电路补偿,目前已有的OLED显示器大部分采用的都是LTPS TFT背板技术。而在大尺寸OLED量产方面,LTPS的制造技术尚不成熟,没有统一的标准生产线,要制备LTPS TFT背板必须投巨资建造专用生产线。
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采用单晶硅CMOS基板技术,相比其他基板技术而言,单晶硅具有载流子迁移率高、阈值电压稳定等优点,可以将像素矩阵及周边驱动电路等都集成在显示屏上,大大减小整个显示系统的体积及成本,同时成熟的CMOS集成电路工艺也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的基板制作提供了便利,且单晶硅CMOS基板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仅需支付小额的加工费用就可 以在任何一家标准的单晶硅CMOS基板生产线上制备基板;同时硅基OLED基板上的每个像素面积可以做得很小,利于显示分辨率的提高。在单晶硅CMOS基板芯片的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如何精确控制流过OLED的电流,从而实现良好的灰度图象显示。同时芯片功耗也非常重要,因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也就可以用于便携式近眼显示,由普通手机电池供电,低功耗电路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精确控制OLED的电流并且降低电路功耗,克服上述的现有LTPS TFT背板像素电路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单晶硅CMOS基板技术的一种硅基OLED显示屏和驱动电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单色硅基OLED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包括:像素单元电路矩阵、行驱动器电路、列驱动器电路、分频分流器电路、Vcom反转开关电路和OLED发光层测试区;其中列驱动器电路分为镜像对称的上下两组电路,分别驱动奇偶数据线。
所述分频分流器电路用于实现32组数据并行输入到像素单元显示矩阵。
所述像素单元电路矩阵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电路,所述像素单元电路包括4个PMOS管,用于向OLED发光层提供驱动脉冲电流。
所述像素单元电路中,第一PMOS管用作OLED发光层的驱动管,第二PMOS管为像素单元矩阵寻址开关管,第三PMOS管为驱动开关管,第四PMOS管为像素单元电路保护管。
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源VCC,第一PMOS管的栅极和VCC之间连接电容器 C1,第一PMOS管的源级连接第三PMOS管的漏极,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PMOS管的漏极;第二PMOS管的源级连接数字视频位信号VD,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扫描寻址信号SV;第三PMOS管的栅极连接扫描寻址信号SVB,第三PMOS管的源级连接到OLED发光层到Vcom,第三PMOS管的源级还连接第四PMOS管的栅极和源级,第四PMOS管的漏极接地。
当扫描寻址信号SV为低电平时,第二PMOS管导通,VD对C1进行充放电。
当对C1充入高电位时,第一PMOS管工作在截止状态,不向OLED发光层提供驱动电流;当对C1充入低电位时,第一PMOS管工作在亚阈值状态,向OLED发光层提供几十纳安的微驱动电流。
在第二PMOS管导通期间,第三PMOS管截止,防止在第一PMOS管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瞬变电流激发OLED发光层出现意外闪烁现象。
第二PMOS管从VD取样截止后,第三PMOS管立即导通;第四PMOS管用作像素单元电路的保护管,当第三PMOS管的输出电位低于0V时,第四PMOS管导通,透过OLED发光层Vcom公共电极接入-3V电位,使得施加到OLED发光层上的最大电压为8V。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整机空间的尺寸,降低整机功耗。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区域示意图;
图2示出时分脉宽调制帧周期的示意图;
图3示出显示屏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像素单元电路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8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频信号分析仪
- 下一篇:开放式多功能单片机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