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连续捕捉活体的动物捕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700904.2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8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钟宝珠;吕朝军;覃伟权;雷新涛;马子龙;孙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椰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23/04 | 分类号: | A01M23/04;A01M23/12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莫臻 |
地址: | 571339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捕捉 活体 动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的捕捉装置,具体是一种可连续捕捉活体的动物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研制的动物捕捉装置很多,如捕鼠器、捕鼠夹、捕兔网等,然而这些装置多数会对捕捉到的动物造成损伤或致死,如捕鼠夹捕捉到老鼠后,会直接造成老鼠的死亡,使其同类看到后会拒绝接近捕鼠夹,从而影响捕鼠夹的捕鼠效果;也有些可能会造成捕捉到的动物逃逸,如捕兔网捕捉到野兔后,野兔经过剧烈挣扎后可能挣脱。
专利200920099899.1虽报道了一种连续捕鼠器,但由于其存在以下缺点,影响了其使用效果:1.由于其将诱饵直接放置于翻板上,当害鼠踩踏翻板后会导致诱饵的滑落,无法进行下一步的诱捕;2.其在诱集桶内放入水,会导致死鼠发出恶臭,影响继续诱捕效果;3.诱集桶未设置任何阻碍装置,害鼠极易从桶中跳出逃逸。
综上所述,目前很多动物捕捉装置存在着缺陷,连续性捕捉效果不明显,给推广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连续捕捉活体的动物捕捉装置,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对捕捉到的动物不造成伤害等特点,易于推广,可广泛应用于害鼠及野兔种群的物理防治和种群动态监测中。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连续捕捉活体的动物捕捉装置,包括捕捉桶,在捕捉桶的顶部穿过中心轴线设置可随意转动的平衡杆,踩踏板小于捕捉桶顶部口径并固联在平衡杆上,于平衡杆的垂直向在踩踏板的两端镶嵌铁片,在捕捉桶的顶部边缘设有与铁片相对应的磁铁,使磁铁和铁片可相互吸合,踩踏板的中央设置诱饵盒,可在诱饵盒内放置诱饵,吸引动物;在捕捉桶的上部设有捕捉漏斗,可将捕捉到的动物滑入捕捉桶。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直接置于果园树下,或埋于地下与地面持平,将诱饵放置于诱饵盒中,动物受诱饵吸引爬行至踩踏板上,踩踏板由于重力原因使铁片与磁铁脱离,踩踏板发生倾斜翻转,导致动物通过捕捉漏斗滑入捕捉桶中,由于捕捉桶中有捕捉漏斗的阻碍,导致动物无法从捕捉桶中跑出逃逸;捕捉过程完成后,由于磁铁吸引铁片及踩踏板重力平衡原因使踩踏板回复原样继续诱捕。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采用踩踏板和捕捉漏斗,在不伤害动物的情况下进行连续性捕捉,诱捕效果,且一次安装可多次进行捕获,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害鼠及野兔种群的物理防治和种群动态监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捕捉桶;2、磁铁;3、铁片;4、踩踏板;5、平衡杆;6、诱饵盒;7、捕捉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捕捉桶1,在捕捉桶的顶部穿过中心轴线设置可随意转动的平衡杆5,踩踏板4小于捕捉桶顶部口径并固联在平衡杆5上,于平衡杆的垂直向在踩踏板的两端镶嵌铁片3,在捕捉桶的顶部边缘设有与铁片相对应的磁铁2,踩踏板的中央设置诱饵盒6,在捕捉桶的上部设有捕捉漏斗7。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直接置于果园树下,或埋于地下与地面持平,将诱饵放置于诱饵盒6中,动物受诱饵吸引爬行至踩踏板4上,踩踏板由于重力原因使铁片3与磁铁2脱离,踩踏板4发生倾斜翻转,导致动物落入捕捉漏斗7内并滑入捕捉桶1中,由于捕捉漏斗7的阻碍,导致动物无法从捕捉桶1中跑出逃逸;捕捉过程完成后,由于磁铁吸引铁片及踩踏板重力平衡原因使踩踏板回复原样继续诱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椰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椰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700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座凳的简式淋浴房
- 下一篇:农机具提升装置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