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节能环保照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9092019.8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良;朱恒毅 |
主分类号: | H05B37/00 | 分类号: | H05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节能 环保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减排降耗要求的智能节能环保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习惯利用交流电源(220V)来解决照明问题的模式。但这种照明模式能耗高,不环保,在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日见减少的情况下和节能降耗的发展要求下,这种照明模式已不能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全球关心的节能照明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引进基于LED新一代光源的实用生产和研发。目前基于LED的光源生产已经开始逐步形成,从LED灯珠型(发光二极管)到贴片型(半导体),生产技术的瓶颈已经被攻克,正在从高端和尖端市场开始向民用市场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减排、环保的智能节能环保照明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节能环保照明系统,LED光源通过布线和智能控制开关与直流电源电连接。
所述的直流电源为太阳能光伏板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转换直流电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智能节能环保照明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LED光源的工作原理直流驱动半导体发光为基础,利用太阳能光伏板直流电源(光能转换为电能)或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给LED光源供电,同时在线路设计和控制技术上采用智能控制开关进行整体的智能控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LED光源:LED特别是COB-LED作为光源,它的正常使用寿命长达10年,连续照明使用可达5年以上,维护成本低;光源具有方向性,可提升系统效率;半导体固态光源,不会污染环境;动态色彩控制,可任意调整白平衡色坐标;符合ROHS规范,无铅环保;可任意调整亮度,不会产生色彩变异;无汞光源;支持冷启动;直流低电压操作;通过设计可获得极好的亮度维持率。
直流电源:以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为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收集太阳的光能并转换为电能,通过控制线路储存在蓄电池中,待需要亮灯时,蓄电池则通过控制线路提供电能给光源。目前该产品已从理论阶段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领域。
智能控制开关:依据环境自动判断和分析照明需求,在有人进入和光线低于设定标准时自动控制接通电源,点亮光源;在人离开后自动控制切断电源,熄灭光源,达到智能控制节能降耗的目的。
布线:采用合理的电源输送材料(弱电线材)从根本上替代交流输送电缆,节约投资成本,提升安全系数,保障环保节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能减排、环保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可靠的智能节能环保照明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LED光源1通过布线3和智能控制开关2与太阳能光伏板直流电源4电连接,目前的过渡阶段可采用交流电源转换直流电源。
下面结合在楼宇实施作简要说明。
以新建楼宇项目为例,可以利用屋顶和装饰幕墙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经处理后获取照明所需的直流电源作为电力供应,特殊情况在连续太阳光照不够造成直流电源储量不够时可以通过交流电的变压作为后备电力供应。
直流电源电力供应系统应考虑功率消耗平衡问题。
依据综合布线管理要求进行合理线路敷设,包括楼栋的总配线管理、水平布线、垂直布线等。
对于公共楼道区域设置人体智能感应控制开关,并根据光照情况预先设置亮度控制和延时控制;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关安装位置。
对于室内根据照明需求敷设照明线路,在线路总线处安装多线路智能控制模块配备遥控开关(或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来替代原始的埋墙开关,这样可以节省供电线材,缩短控制开关的布线距离,并且方便操作,智能管理,一键锁定;亦可选择按室内光源数量和使用程度要求进行配置的家居智能终端。
本实用智能节能环保照明系统一次性建设投入,永远受益,普通照明需求3-5年内可望收回投资。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范围:
1、室内、外照明;
2、公共园区、城市道路、隧道、桥梁等照明;
3、霓虹灯、广告照明;
4、其他特殊照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意义:
1.改变传统照明工作原理:传统照明工作原理以交流电源为基础来生产与之匹配的发光部件和线路,本实用新型照明系统以发光部件的工作原理为基础,尽可能减少中间部件的生产使用,从理论上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良;朱恒毅,未经朱良;朱恒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0920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塔筒内法兰补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仪表导压管防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