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出灰口的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9236001.0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黎跃红;万全玉;钟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精诚糖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9B3/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115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出灰口 谷壳 废水 综合 分离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出灰口的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谷壳作为锅炉产热新型燃料,燃烧后有30%左右的谷壳灰,因其达不到制造活性炭的原料的要求,一般的用途是作为道路修路的铺路底物和送往砖瓦厂制作砖瓦,同时因谷壳灰较轻,灰份比较高,在堆放时会出现占有体积大、污染环境等难题,有些企业在防止环境污染上多数采用水雾喷射来防止扬尘,但是谷壳灰的吸附水能力达到1∶8之高,这就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在烧谷壳的锅炉出灰口因谷壳灰比较轻,遇风就会扬起,空中粉尘较大,因而在锅炉出灰口的操作环境就会在保持工作环境和操作程序上带来很多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对锅炉出灰口的锅炉谷壳灰和废水进行了充分合理利用、又将废水转化成清水、避免了谷壳灰的堆积扬尘以及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优化锅炉出灰口的操作程序和净化操作工作环境的目的谷壳灰与废水综合分离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吸附池和带废水进水管的废水收集池,特征是:在竖直状的导流渠的顶端安装有内装锅炉谷壳灰的漏斗,导流渠的底端固定在吸附池的左侧顶端并与吸附池内相通,在导流渠内的锅炉谷壳灰漏斗的出口处安装有喷射水管,喷射水管的进水口通过废水泵伸入废水收集池内;在吸附池内的下部设有带有漏孔的横隔离层,横隔离层将吸附池内分隔为上层的混合物吸附池和下层的底清水池,在混合物吸附池内的隔离层上方设有石沙滤层,在吸附池内右侧的清水渠的下端与底清水池相通,清水渠的上端向上穿出吸附池与回用清水池相通,在回用清水池上分别设有排水管和排水泵;在清水渠内设有清水排水阀。
在混合物吸附池内设有上竖隔离层,上竖隔离层将混合物吸附池分隔为左混合物吸附池和右混合物吸附池,导流渠的底端固定在吸附池的左侧顶端并与左混合物吸附池相通,在右混合物吸附池的顶端设有将导流渠与右混合物吸附池连通的分流渠,在导流渠内的分流渠入口处设有可以转动并可将混合物分流的导流折板;在底清水池内设有下竖隔离层,下竖隔离层将底清水池分隔为左底清水池和右底清水池,在下竖隔离层上设有底清水池排水阀。
在吸附池外设有便于挖机将废物吸附池内的锅炉谷壳灰挖出的挖机操作平台。
由于谷壳灰的外表具有活性炭孔,因而谷壳灰也就具备了部分的吸附能力。本实用新型就是合理利用谷壳灰的吸附能力,将谷壳灰应用于污水处理上,以扩大拓宽谷壳灰的利用次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对污水处理的成本;另外,由于是另用污水对谷壳灰进行喷射,同时也就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同时本实用新型充分合理地利用了锅炉谷壳灰的活性吸附能力,在锅炉出灰口将需要处理的废水喷射到锅炉谷壳灰上,即将两者共同应用到锅炉的出灰口,避免了谷壳灰的堆积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并达到了对废水进行处理、优化锅炉出灰口的操作程序和净化操作工作环境的目的,一举多得。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既对锅炉出灰口的锅炉谷壳灰和废水进行了充分合理利用、又将废水转化成清水、循环利用、避免了谷壳灰的堆积扬尘以及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优化锅炉出灰口的操作程序和净化操作工作环境、结构简单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是含锅炉企业进行合理建设规划的参照样本,具有很好的设计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吸附池8和带废水进水管6的废水收集池5,在竖直状的导流渠7的顶端安装有内装锅炉谷壳灰1的漏斗2,导流渠7的底端固定在吸附池8的左侧顶端并与吸附池8内相通,在导流渠7内的漏斗2的出口处安装有喷射水管3,喷射水管3的进水口通过废水泵4伸入废水收集池5内;在吸附池8内的下部设有带有漏孔的横隔离层10,横隔离层10将吸附池8内分隔为上层的混合物吸附池17和下层的底清水池11,在混合物吸附池17内的隔离层10上方设有石沙滤层9,在吸附池8内右侧的清水渠12的下端与底清水池11相通,清水渠12的上端向上穿出吸附池8与回用清水池15相通,在回用清水池15上分别设有排水管16和排水泵18;在清水渠12内设有清水排水阀13。
在吸附池8外设有便于挖机将混合物吸附池17内的锅炉谷壳灰挖出的挖机操作平台14。
使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精诚糖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精诚糖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236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