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索道机车在审
申请号: | 201029251005.6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程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义强 |
主分类号: | B61B12/02 | 分类号: | B61B12/02;B61C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索道 机车 | ||
所属技术领域
新型交通工具,是用螺旋桨发动机驱动机车在架空钢索索道上行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陆路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和火车,虽然具有速度快、运载量大的优点,但是在筑路建设上投资巨大,特别是在沙漠、沼泽、山川等地理条件下,建路费用更加高昂,难度更大。其它地区又涉及到要毁占大量农田、森林。同时,这两种交通工具又受气候影响较大,暴雨、雪、大雾都会影响其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汽运和铁运建设成本高,受地理条件和气候影响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特别适合在沙漠、沼泽、山川运行,在农田、森林地带建设,毁损耕地、林木量极少。可以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24小时全天候运行。
这种交通工具是以高架钢索索道作为机车载体,采用螺旋桨发动机驱动机车在钢索索道上行驶的索道机车,其特征是:机车采用凹形槽轮与索道形成限制关系,用螺旋桨发动机作为驱动机车运行的动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架设高架钢索索道用于承载机车车体,机车车箱上部两侧装有凹形槽的随动导向轮和驱动轮,车箱顶部装有螺旋桨发动机和变速箱,驾驶员通过操控装置,驾驶机车在钢索索道上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节省材料
和公路、铁路相比,用于制造交通工具和辅助设施所用材料及能源消耗要少得多。
2.制造工艺简单及建设周期短
涉及到的技术及工艺成熟简单,现有技术和材料可以满足需求。和公路铁路相比,施工作业量小,建设周期短。
3.安全性好
机车在悬空钢索索道上运行的特点决定其自身不会产生交通事故。
4.造价低
这主要体现在:机车造价与中高挡汽车(客车)相近,站台设置简单,钢索索道柱基础占地少;施工难度和维护保养费用低。
5.基本不受气候影响
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受气候的影响非常小,除非发生地震造成电力系统或索道柱基础被破坏的情况下不能正常运行,暴雨、雪、大雾等天气都不影响运行,这是其它交通工具都不具备的能力。
6.更适合在特殊地质条件下使用
因其在离开地面几米高的空间运行,因此更适合沼泽、沙漠、山川、河流、森林、高原缺氧等特殊地理环境。
7.无堵塞
如有一台机车发生故障,可以采取用其他机车牵引或推行的方式继续运行,不会造成交通堵塞。
8.最具环保性
主要体现在;1)索道柱基础占地少;2)不会造成环境破坏;3)可以采用电力驱动。
9.操作简单、运行平稳、乘坐舒适
和汽车相比,操作简单,震动更小,乘坐时虽然略有摆动和起伏感,但不会造成不舒适感,乘坐时视野开阔有观光感,更有利于减轻路途疲劳。
10.可实现无人驾驶
利用其安全性和操控简单的有利条件,通过全程监控可实现无人驾驶,从而提高运行密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立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立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立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后立面图。
图8是在用电机取代燃料发动机时本实用新型的前立面图和钢索索道剖面图。
图9是在用电机取代燃料发动机时本实用新型的后立面图。
图10是在电机取代燃料发动机时本实用新型的前后立面图。
图中1机车车体,2螺旋桨,3螺旋桨发动机,4变速箱,5驱动轮,6车门,7车窗,8钢索索道,9随动导向轮,10驾驶室,11驾驶台,12前置连接器,13后置连接器,14卫生间,15座椅,16应急门,17后置平衡装置,18前置平衡装置,19索道立柱,20钢丝绳,21尼龙护套,22高锰钢管,23碳刷支架,24摩擦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正常情况下,由螺旋桨发动机3驱动机车在驱动轮5和随动导向轮9的限制下,在位于机车两端的钢索索道8上行驶。此时驱动轮5处于随动状态。当机车处于大风逆行,螺旋桨2动力不足时,可以通过变速箱4启动驱动轮5作为辅助动力,驱动机车行驶。驱动轮5和随动导向轮9装有制动装置,作为机车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义强,未经程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251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