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片、发光装置和光学片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1805.8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6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信一;西胁青儿;铃木正明;松崎纯平;中村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B32B3/30;B32B7/02;G02B5/02;H01L51/50;H05B3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发光 装置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薄片,是按照其一侧的面与发光体邻接的方式所使用的透明的薄片,其特征在于,
其另一侧的面被分割成内接的最大圆直径为0.2μm以上、1.5μm以下的多个微小区域δ,并且一个所述的微小区域δ被其他多个所述微小区域δ邻接且围绕,
所述多个微小区域δ由从所述多个微小区域δ中随机地以40%以上、98%以下的比率所选择的多个微小区域δ1、和除此以外的多个微小区域δ2构成,
所述微小区域δ1相对于与所述另一侧的面平行的既定的基准面向所述另一侧的面的上方突出,其高度为d/2,
所述微小区域δ2相对于所述既定的基准面向所述另一侧的面的下方凹陷,其深度为d/2,
所述既定的基准面存在于:所述微小区域δ1和所述微小区域δ2的在与所述另一侧的面垂直的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所述d为0.2μm以上、1.4μm以下,
所述多个微小区域δ在所述另一侧的面的面内为多边形,
所述多个微小区域δ,在所述另一侧的面的面内,被排列在与所述多边形的一边平行的第一方向,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
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多个微小区域的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相互一致,并且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微小区域的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相互错开。
2.一种薄片,是按照其一侧的面与发光体邻接的方式所使用的透明的薄片,其特征在于,
其另一侧的面被分割成内接的最大圆直径为0.2μm以上、1.5μm以下的多个微小区域δ,并且一个所述的微小区域δ被其他多个所述微小区域δ邻接且围绕,
所述多个微小区域δ各自相对于与所述另一侧的面平行的既定的基准面按0以上、d/2以下的范围内的随机高度位于上方,或者按0以上、d/2以下的范围内的随机深度位于下方,
所述既定的基准面存在于:在与所述另一侧的面垂直的方向上的最高位置所存在的所述微小区域δ和最低位置所存在的所述微小区域δ的中间位置,
所述d为0.2μm以上、1.4μm以下,
所述多个微小区域δ在所述另一侧的面的面内为多边形,
所述多个微小区域δ,在所述另一侧的面的面内,被排列在与所述多边形的一边平行的第一方向,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
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多个微小区域的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相互一致,并且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微小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相互错开。
3.一种薄片,是按照其一侧的面与发光体邻接的方式所使用的透明的薄片,其特征在于,
其另一侧的面被分割成内接的最大圆直径为0.4μm以上、1.0μm以下的多个微小区域δ,并且一个所述的微小区域δ被其他多个所述微小区域δ邻接且围绕,
所述多个微小区域δ由多个微小区域δ1和除此以外的多个微小区域δ2构成,
所述微小区域δ1和所述微小区域δ2,使在垂直入射所述一侧的面的光之中的、透过所述微小区域δ1的光和透过所述微小区域δ2的光之间,产生180度的相位差,
所述多个微小区域δ在所述另一侧的面的面内为多边形,
所述多个微小区域δ,在所述另一侧的面的面内,被排列在与所述多边形的一边平行的第一方向,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
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多个微小区域的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相互一致,并且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微小区域的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相互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区域δ为多边形且为各自全等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18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机的定子铁芯
- 下一篇:可调功率LED恒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