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照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2236.9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茂;羽田野宪彦;门胁徹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发科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F21V13/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板中,以矩阵状配置形成有薄膜晶体管的元件基板和形成有遮光膜以及滤色片等的相对基板被以极小的间隔相对配置。然后,在两片基板被重叠的时候,在这两片基板之间、且在被含有光固化树脂的密封构件围绕的区域内封入液晶。接着,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在密封构件上,使得所述密封构件固化而使两片基板被贴合,由此来制造液晶显示面板。
此时,作为使密封构件紫外线固化来粘接两片基板的装置可以举出光照射装置。作为这种类型的光照射装置,例如可以使用电弧放电式金属卤化物灯等作为光源,将紫外线照射在贴合基板的整个面上。(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近年来,通过仅对直线状的密封构件照射紫外线来降低电力消耗的同时,使用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装置受到注目,该光照射装置对于贴合基板规格的变更等也能够容易并且及时地适应。在使用了所述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装置中,多个紫外线发光二极管沿一个方向以预先设定的间距排列设置。然后,在各个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的光出射侧配置有半球透镜、柱面透镜等光学系统。由此,从各个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通过这些半球透镜、柱面透镜等光学系统变成横剖面为直线状的光束(直线状光束)并且向直线状的密封构件照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6585号公报
然而,为了使紫外线照射能最大化并且能高效地供给,以直线状光束的宽度与直线状密封构件的横向宽度相同为优选。在这种情况下,对与密封构件的横向宽度相同的直线状光束进行位置调整以使其与直线状的密封构件没有错位。由此,由于直线状光束的全部照射能被均匀地供给到密封构件的整个表面,所以在密封构件的各个位置上使密封构件固化所须的累计照度变为相同。因此,由于能按相同的时间对密封构件的各个位置进行照射,所以可以缩短照射时间并可以提高生成效率。
然而,难以通过半球透镜、柱面透镜等光学系统对直线状光束的宽度进行调整来使其与密封构件的横向宽度一致。其结果,会出现直线状光束的宽度比密封构件的横向宽度要短的情况,或者相反会出现密封构件的横向宽度比直线状光束的横向宽度要短的情况。
特别是在直线状光束的宽度比密封构件的横向宽度要长的情况下,会产生不被照射到密封构件上的紫外线光束。从所述密封构件偏离的紫外线光束穿过液晶显示板到达载置台。到达载置台的紫外线光束被载置台反射再次入射到液晶显示板上。这时,反射而入射到液晶显示板上的紫外线光束会入射到被密封构件围绕的区域。由于在被密封构件围绕的区域内封入有液晶,所以会出现所述液晶因入射进来的紫外线光束而变质的问题。另外,还会给形成在被密封构件围绕的区域的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TFT)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照射装置,其防止不照射在直线状的光固化性树脂上而到达载置台的直线状光束产生的反射,从而不会使配置在基板上的除光固化性树脂以外的要素变质。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为一种光照射装置。光照射装置具备:载置台,其载置形成有直线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的基板;光照射单元,其包括沿着一个方向排列的多个光学元件,通过将从所述多个光学元件出射的光束重叠来生成向所述一个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光束,并且一边使所述直线状光束沿着所述一个方向与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直线状的光固化性树脂对峙,一边对其进行照射;和光吸收部件,其形成在所述载置台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上述紫外线照射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紫外线照射装置的载置台的整体透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紫外线照射单元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5是显示照射组件的配置状态的图。
图6(a)是用于说明从紫外线照射装置出射的直线状光束的示意图。
图6(b)是用于说明从紫外线照射装置出射的直线状光束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通过紫外线吸收膜吸收直线状光束的说明图。
图8是显示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光照射装置具体化为用于基板贴合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发科,未经株式会社爱发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2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下一篇:商品电子防盗硬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