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无线通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2458.0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8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俊范;武部裕幸;仓元干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5/00 | 分类号: | H01Q5/00;H01P1/15;H01Q1/24;H01Q1/50;H01Q9/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浩;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无线通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切换共振频率的天线装置、无线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为了通过天线装置获得不同频率的共振,可以设置与频率种类数相等数量的天线元件以及用于驱动天线元件的收发电路。但是,如要增设天线元件和收发电路,就要确保天线装置内有足够大的空间。即,天线装置随着其共振频率种类的增多而大型化。
对此,已有关于获得不同频率的共振的同时可实现天线装置小型化的方案。
例如,专利文献1揭示了一种用开关来切换2个天线元件的连接/切断的天线装置。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天线装置中,通过开关切换来变更该天线的实质上进行天线动作的部分的长度(以下,称之为电长度),从而实现2种频率的信号共振,即,通过对原来的必须在每个天线元件设置的电路进行共用化,来实现天线装置的小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报,特开2008-29001号公报(公开日:2008年2月7日)。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只是单纯地通过对2个天线元件的导通/非导通进行切换来变更其电长度,因此,通过2个天线元件,最多也只能获得2种共振频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2个天线元件至少可获得3种共振频率的天线装置、无线通信终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天线元件、第2天线元件、用于向上述第1天线元件以及上述第2天线元件分别供电的供电部、用于对上述第1天线元件与上述供电部之间的导通/非导通进行切换的开关元件,并且,上述第1天线元件和上述第2天线元件被设置在当上述开关元件使上述第1天线元件和上述供电部之间成为非导通时上述第1天线元件和上述第2天线元件可相互进行静电容耦合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1供电径路上,当开关元件使第1天线元件和供电部之间导通时,第1天线元件以及第2天线元件接受供电部的供电,作为1/4波长天线分别以规定的共振频率进行动作。
相反,在第1供电径路上,当开关元件使第1天线元件和供电部之间非导通时,第1天线元件和第2天线元件被配置成两者之间可发生电荷移动的状态,即,静电容耦合的状态(以下称之为“电耦合”)。
因此,第1天线元件能够通过第2天线元件接受供电部的供电。
此时,由于第1天线元件处于其两端开放的状态,因此第1天线元件作为1/2波长天线进行动作。从而,第1天线元件的共振频率变化到比第1天线元件和供电部相导通时更高的频域。
即,通过由开关元件来切换第1天线元件和供电部之间的导通/非导通,能够切换第1天线元件的天线动作。
另外,在开关元件使第1天线元件和供电部之间成为非导通时,第2天线元件接受供电部的供电并作为1/4波长天线进行动作,但因为上述静电耦合,第2天线元件与第1天线元件发生电耦合,致使第2天线元件的电长度变长。由此,第2天线元件的共振频率变化到比第1天线元件和供电部相导通时更低的频域。
其结果,在第1天线元件和供电部之间成为导通/非导通的前后,能够使第1天线元件和第2天线元件分别以不同的共振频率进行动作。
即,通过第1天线元件和第2天线元件,至少能够获得3种共振频率。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包括第1天线元件、第2天线元件、用于向上述第1天线元件以及上述第2天线元件分别供电的供电部、用于对上述第1天线元件与上述供电部之间的导通/非导通进行切换的开关元件,并且,上述第1天线元件和上述第2天线元件被设置在当上述开关元件使上述第1天线元件和上述供电部之间成为非导通时上述第1天线元件和上述第2天线元件可相互进行静电容耦合的位置上。
因此,本发明具有通过2个天线元件至少可获得3种共振频率的效果。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的段落中进行充分明了的说明。以下,参照附图来明确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各结构的图,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天线装置时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用于搭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电话机的侧视图,(a)是表示便携式电话机的外观的图,(b)中省略了便携式电话机的框体,只表示了搭载于内部的天线装置等。
图3是表示便携式电话机的概略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控制部的电路结构的概略模式图。
图5是表示二极管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回波损耗特性的概略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2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