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货装置,尤其是起重装置的有钩滑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2823.8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2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夫·帕斯曼;埃伯哈德·贝克尔;丹尼尔·索格迈尔;赵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4 | 分类号: | B66C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高雪琴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尤其是 起重 滑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货装置,尤其是起重装置的有钩滑车,该吊货装置带有具有柄部的吊钩,该柄部具有环绕的槽,在该槽中嵌入了环形的保持元件,该保持元件支撑在吊货装置的悬挂元件的支承面上,其中,环形的保持元件具有轴环的外形,该外形以柄部为出发点朝向支承面方向地延伸。
背景技术
专利US 2,625,005公知一种用于起重装置的起重吊钩,该起重吊钩基本上由壳体和吊钩构成。壳体被构造成圆柱形的套筒,其下端部由带有中心开口的垫圈部分地封闭。套筒的另一端是敞开的。壳体通常被悬挂在索或链上。吊钩具有弯曲的钩体,该钩体具有用于容纳吊具的沟口-诸如索、环或带-以及连接在钩体上的柄部。该柄部在其上端部的区域中设置有环绕的半圆形槽,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该槽伸入到壳体的中心开口中。为了将柄部保持在壳体中,从上面向壳体中插入了支承环,该支承环支撑在垫圈上,该支承环设置有用于容纳柄部的中心开口,并且在其上面的内边缘上设置有四分之一圆形的接触面。为了进行装配,可以将柄部以如下程度地插入垫圈的开口中,从而使其槽处于支承环的接触面上方。然后,将被分成两个180度的部段的、具有整圆形横截面的环从侧面插入到槽中,并且柄部穿过开口向下往回移动,从而使环形部段静止在支承环的接触面上。该环的槽的尺寸以及接触面的尺寸可以如此选择,从而产生配合。为了使吊钩能够相对于壳体围绕着柄部的纵轴线旋转,在支承环和垫圈之间设置有滚珠,该滚珠在垫圈上和设置在支承环下面的滚动面中滚动。
另外,自德国公开文本DE 102 36 408 A1中公知一种吊钩的悬挂,尤其是用于起重装置的有钩滑车的吊钩。该吊钩也具有柄部,该柄部悬挂在可围绕着基本上水平的轴线转动的横构件上。在此,该横构件横向于其纵方向地设置有通孔,柄部的自由端延伸穿过该通孔。在柄部的端部区域中还设置有环绕的半环形槽,该槽用于容纳卡紧环。通过该卡紧环将吊钩支承在支承环上,该支承环通过轴承支撑在横构件上。卡紧环具有整圆形的横截面,并且在某个位置上分开,从而能够进行装配。这种卡紧环通常用于确保滚动轴承的轴向位置。在支承环内部的上边缘处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卡紧环的、四分之一圆形的接触面。
另外,自德国专利DE 32 20 253 C2公知了另一种用于起重装置的有钩滑车的可旋转的起重吊钩。在此,该起重吊钩也具有吊钩柄部,该柄部的自由端被引导穿过有钩滑车的横构件的通孔。为了能够在横构件上可旋转地支承吊钩柄部,在横构件上放置了与通孔同轴的轴承。在该轴承上放置了缸套状的、为了进行装配而从中间分开的保持件,该保持件支撑在吊钩柄部的环形槽中,并且在安装位置中通过接合套筒固定在一起。朝向吊钩柄部的纵向方向,通过弹簧环来固定接合套筒,该弹簧环被置于吊钩柄部的环绕的槽中。由此,由吊钩承担的负载通过保持件引入横构件。在此,保持件被支撑在吊钩柄部的环形槽中。为了使起重吊钩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保持件和环形槽具有特殊的构造。该环形槽通过扎制方法制成,并且由此具有塑性变形的、更加坚硬的表面。此外,环形槽具有如下所述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具有带有小的弯曲半径的边缘区域以及带有大的弯曲半径的底面区域。该带有大的弯曲半径的底面区域几乎是平的。嵌入环形槽中的保持件的构造接近气缸套的形状,并且与环形槽的外形相应地略微呈球形。与其下端部连接有大约以直角地向外延伸的凸缘区域,保持件通过该区域置于轴承上。为了最终被导入轴承中,支撑力随着保持件的形状被引入凸缘区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更安全的吊货装置,尤其是起重装置的有钩滑车。
该目的通过吊货装置,尤其是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起重装置的有钩滑车得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2至11描述的是吊货装置的优选的构造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2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