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化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2886.3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7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福寿忠弘;山本喜久雄;森脇正之;小松康尚;斋藤聪洋;保坂俊辅;角田大;河上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德山 |
主分类号: | C07C17/25 | 分类号: | C07C17/25;C07C17/04;C07C17/278;C07C19/01;C07C2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吴宗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 制备 方法 | ||
1.制备氯化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经由使下述通式(1)表示的饱和化合物热分解,获得下述通式(2)表示的不饱和化合物的热脱氯化氢工序,
CCl3-CCl2-mHm-CCl3-nHn (1)
CCl2=CCl2-mHm-1-CCl3-nHn (2)
(式中,m为1或2;n为0~3的整数)。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热分解温度为350~55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热脱氯化氢工序之后,再进行使上述通式(2)表示的不饱和化合物与氯反应,获得下述通式(3)表示的饱和化合物的氯化工序,
CCl3-CCl3-mHm-1-CCl3-nHn (3)
(式中,m为1或2;n为0~3的整数)。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热脱氯化氢工序之后,不将氯化氢从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而直接将该反应混合物供给到上述氯化工序中。
5.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热脱氯化氢工序之后,将氯化氢从生成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将该分离出来的氯化氢氧化,使其转化成氯,将该氯用作上述氯化工序的氯源。
6.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通式(1)表示的饱和化合物为通过加成反应工序获得的下述通式(1′)表示的饱和化合物,所述加成反应工序是使四氯化碳与下述通式(0)表示的不饱和化合物在液相的反应体系中、在铁-磷酸酯催化剂的存在下加成,
CCl2-mHm=CCl2-pHP (0)
CCl3-CCl2-mHm-CCl3-pHp (1′)
(式中,m为1或2;p为0~2的整数,但是m≥p)。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加成反应工序中的铁-磷酸酯催化剂为通过向反应体系中添加铁和磷酸酯而在反应体系中制备而成的,
在反应开始前添加铁的全部和磷酸酯的一部分,其余的磷酸酯在上述加成反应进行中追补添加。
8.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加成反应工序之后且在上述热脱氯化氢工序之前,进行上述通式(1)表示的饱和化合物的蒸馏精制。
9.制备氯化烃的方法,其包括:通过使四氯化碳与下述通式(0)表示的不饱和化合物在液相的反应体系中、在铁-磷酸酯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加成的加成反应工序,获得下述通式(1′)表示的饱和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成反应工序中的铁-磷酸酯催化剂为通过向反应体系中添加铁和磷酸酯而在反应体系中制备而成的;
在反应开始前添加铁的全部和磷酸酯的一部分,其余的磷酸酯在上述加成反应进行中追补添加,
CCl2-mHm=CCl2-PHP (0)
CCl3-CCl2-mHm-CCl3-PHP (1′)
(式中,m为1或2;p为0~2的整数,但是m≥p)。
10.制备氯化烃的方法,其包括:
使四氯化碳与下述通式(0)表示的不饱和化合物在液相的反应体系中、在铁-磷酸酯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加成,获得下述通式(1′)表示的饱和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工序,接着,
使下述通式(1′)表示的饱和化合物热分解,获得下述通式(2′)表示的不饱和化合物的热脱氯化氢工序,然后,
使下述通式(2′)表示的不饱和化合物与氯进行反应,获得下述通式(3′)表示的饱和化合物的氯化工序,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加成反应工序之后且在上述热脱氯化氢工序之前,进行下述通式(1′)表示的饱和化合物的蒸馏精制,
CCl2-mHm=CCl2-PHP (0)
CCl3-CCl2-mHm-CCl3-PHP (1′)
CCl2=CCl2-mHm-1-CCl3-PHP (2′)
CCl3-CCl3-mHm-1-CCl3-PHP (3′)
(式中,m为1或2;p为0~2的整数,但是m≥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德山,未经株式会社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28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锡合金、复合材料及其用途
- 下一篇:声表面波器件及声表面波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