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滴检测装置和喷墨打印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2989.X | 申请日: | 201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6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和正;林宏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光越岭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B41J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喷墨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滴检测装置和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有如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其以底座部件为基准进行发光模块与受光模块之间的光学式的位置调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喷墨式记录装置中,对发光模块和受光模块进行光轴调整并固定于作为底座部件的壳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09706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所示那样的现有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虽然公开了对发光模块和受光模块进行光轴调整并固定于作为底座部件的壳体的方式,但是并未考虑到在调整后安装于主体(打印机)时的光轴调整的精度维持和稳定性等。因此,存在着在将进行光轴调节并一体化构成于模块底座的液滴检测装置固定于主体(打印机)的状态下发生精度变动、光轴调节的功能不稳定的问题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使以发光部和受光部作为检测模块进行光轴调节并一体化构成于模块底座的液滴检测装置在固定于主体(打印机)的状态下无精度变动且稳定地发挥功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第一方面涉及的发明为一种液滴检测装置,其通过接受照射到从喷墨打印机的喷嘴喷出的液滴的飞行路径的光束来检测所述液滴的喷出状态,该液滴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液滴检测装置具备检测部,该检测部包括: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照射出所述光束;受光部,所述受光部接受照射出的所述光束;以及底座部,所述底座部一体地支承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受光部,所述底座部具备:至少两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喷墨打印机卡合,从而确定紧固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位置;以及第一紧固部,所述第一紧固部紧固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在紧固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仅所述定位部和所述第一紧固部与所述喷墨打印机抵接。
此外,第二方面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紧固部位于所述检测部的大致重心处或者比所述重心靠所述受光部处。
此外,第三方面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底座部还具备第二紧固部,该第二紧固部经由弹性部件紧固于所述喷墨打印机。
此外,第四方面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所述受光部接受由所述光束与所述液滴相碰而产生的散射光,所述检测部基于所述散射光的光强度来检测所述液滴的喷出状态。
此外,第五方面涉及的发明为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喷墨打印机安装有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所记载的液滴检测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能够使以发光部和受光部作为检测模块进行光轴调节并一体化构成于模块底座的液滴检测装置在固定于主体(打印机)的状态下无精度变动且稳定地发挥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滴检测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液滴检测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发光部和受光部的结构、并且示出在发光部侧设有一处紧固部件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发光部和受光部的结构、并且示出在发光部侧设有一处紧固部件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在图3的结构中设置了弹性部件的紧固方法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在图3的结构中设置了弹性部件的紧固方法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液滴检测装置和喷墨打印机的最佳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滴检测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在该图1、图2中,示出了组装有作为液滴检测装置的墨水检测模块100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如该图1、图2所示,喷墨打印机具备:墨盒101;记录头102;喷嘴列103;墨水检测模块100;安装底座109;以及螺钉等的紧固部件110。
墨水检测模块100使用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进行液滴的喷出检测。墨水检测模块100具备:具有例如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发光部104;具有例如光敏二极管等受光元件的受光部105;以及支承发光部104和受光部105的模块底座108。在模块底座108形成有定位销106和107。定位销106和107分别是用于确定发光部104侧和受光部105侧的位置的销。从发光部104向受光部105发出检测光束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光越岭美有限公司,未经理光越岭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2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