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连接构件连接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3615.X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全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敏宇 |
主分类号: | F16L19/03 | 分类号: | F16L19/03;F16L19/02;F16L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连接 构件 接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利用连接构件连接管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利用连接构件连接管和管,其中所述连接管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啮合于形成在耦合件的内表面的内螺纹,因此并不需要在现场在管形成螺纹,也可以简单且迅速地连接管,并且,通过使用纵向被切开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的直径可以变化,因此即使管的直径发生变化,也可以替换连接构件而使用。
背景技术
用于配管的管为了确保其长度连接管而使用。
如上所述,作为用于连接管的单元,利用管机在管形成螺纹,并利用连接件连接管,在所述连接件形成有与形成在管的螺纹结合的螺纹。
但是,如上所述的管连接,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在现场在管形成螺纹,因此很不方便,并且,由于螺纹,被切削的管厚度变薄而螺纹部分容易腐蚀,并在连接管和连接件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气密性在管螺纹进行带处理,因此,根据卷绕于螺纹的带宽和厚度,结合于连接件的螺纹的深度也不同,所以无法保持气密性,并所结合的管的长度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连接构件连接管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连接构件连接管和管,其中所述连接管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啮合于形成在耦合件的内表面的内螺纹,因此并不需要在现场在管形成螺纹,也可以简单且迅速地连接管,并且,通过使用纵向被切开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的直径可以变化,因此即使管的直径发生变化,也可以替换连接构件而使用。
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即,本发明的利用连接构件连接管的方法,包括:将管1插入于在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12的管型连接构件10的内部之后,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管1和连接构件10的步骤;准备耦合件20的步骤,其中耦合件20在中央内部形成有突起22,在所述突起的两侧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连接构件的外螺纹12啮合的内螺纹21;在所述耦合件20的突起22两侧插入密封件30的步骤;将固定有所述管1的连接构件10分别插入在耦合件20的两侧内部之后,结合连接构件10外表面的外螺纹12和耦合件内表面的内螺纹21,从而结合连接构件10和耦合件20的步骤。
本发明并不需要在现场在管形成螺纹,而利用耦合件和连接构件可互相连接管和管,因此存在并不需要通过管机进行螺纹工作也可以迅速进行连接管的工作的效果。
并且,由于连接构件被切割而可以改变直径,因此存在即使管的直径发生变化也可以替换连接构件而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管连接方法的分离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结合透视图。
图3是图1的结合截面图。
图中:
1:管,10:连接构件,11:切开部,12:外螺纹,20:耦合件,21:内螺纹,22:突起,3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利用连接构件连接管的方法。
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管连接方法的分离透视图,图2是图1的结合透视图,图3是图1的结合截面图。
根据所述图,根据本发明的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连接构件10和耦合件20连接管1和管1。
在此,所述连接构件10是在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12的管型构件,所述外螺纹是与后述的内螺纹结合的螺纹,所述内螺纹形成在耦合件的内表面,优选在所述连接构件形成有纵向切开的切开部11以使能够调整连接构件的直径。
并且,所述耦合件20,在其中央内部形成有突起22,在所述突起的两侧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21,所述内螺纹21啮合于所述连接构件的外螺纹12。
以下,说明利用所述连接构件和耦合件连接管和管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将管1插入在管型连接构件10的内部之后,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管1和连接构件10,其中,在所述管型连接构件10的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12。在此,焊接方式可以适用各种方法,但优选适用点焊。
通过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构件和管之后,设置耦合件20,耦合件在所述中央内部形成突起22,在突起的两侧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连接构件的外螺纹12啮合的内螺纹21,并在所述耦合件20的突起22的两侧插入用于保持气密性的密封件30。
如上所述插入密封件30,将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管1的连接构件10分别插入在耦合件20的两侧内部之后,连接形成在连接构件10的外表面的外螺纹12和形成在耦合件的内表面的内螺纹21,而结合连接构件10和耦合件20,由此完成根据本发明的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敏宇,未经全敏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3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