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润时表面具有润滑性的医疗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3797.0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小俣力也;前田直之;大西诚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29/00 | 分类号: | A61L29/00;A61L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润 表面 具有 润滑 医疗 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润时表面具有润滑性的医疗用具。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血管等的组织损伤并改进术者的操作性,要求导管、导丝(guide wire)、留置针等插入到生物体内的医疗用具显示优异的润滑性。因此,开发了在基材表面被覆具有润滑性的亲水性高分子的方法,并付诸实用。在这种医疗用具中,亲水性高分子会从基材表面溶出·剥离,从安全性、操作性的维持等观点来看存在问题。
为了防止这种问题,日本特开平8-3370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具:将水溶性或水溶胀性聚合物溶解在溶胀医疗用具的基材的溶剂中,制作聚合物溶液,将医疗用具的基材浸渍在该聚合物溶液中,使之溶胀,进而在基材表面使该聚合物交联或高分子化,从而在基材表面形成表面润滑层。
上述日本特开平8-3370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也可以将表面润滑层以一定的牢固程度固定在基材上。特别在基材本身被亲水性高分子溶液溶胀的情况下,由于基材高分子与构成表面润滑层的亲水性高分子形成互穿网络结构(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Structure),可以非常牢固地固定。另一方面,在基材高分子难以被亲水性高分子溶液溶胀的情况下,形成表面润滑层的亲水性高分子仅仅通过不溶解的效果被固定在基材上,与形成互穿网络结构的高分子基材相比,表面润滑层剥离的风险高。因此,需要能够将亲水性高分子更牢固地固定在难溶胀性的高分子基材表面上的被覆方法。
作为将亲水性高分子大量且牢固地固定在高分子基材表面上的方法,日本特开2007-289299号公报中公开一种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基材层的高分子材料在分子内具有第一高级结构和在该第一高级结构的至少一个末端上设置的第一官能团,亲水性高分子在分子内具有可与前述第一高级结构相互作用的第二高级结构和在该第二高级结构的至少一个末端上设置的可与所述第一官能团形成氢键的第二官能团。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开2007-289299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中,存在基材高分子与亲水性高分子的组合受限制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医疗用具,其通过用更简便的方法将各种高分子基材与表面润滑层牢固地固定,从而持久地发挥使用时的优异表面润滑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是:(1)一种湿润时表面具有润滑性的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该医疗用具包括:
至少表面由高分子材料形成的基材层;和
负载于该基材层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分子内具有多个硫醇基(-SH:有时也称为巯基(mercapto)、硫氢基(sulfhydryl)和氢硫基(hydrosulfuryl))的化合物(以下简称为“硫醇化合物”);和
覆盖该分子内具有多个硫醇基的化合物的、由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亲水性高分子形成的表面润滑层,
其中,该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通过照射电离气体等离子体而负载(固定)于基材层上,且通过使该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与该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亲水性高分子反应,从而使表面润滑层结合在基材层上。
另外,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是:(2)根据上述第(1)项所述的湿润时表面具有润滑性的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将溶解有所述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的溶液(硫醇化合物溶液)涂布于所述基材层表面(硫醇化合物涂布),然后照射电离气体等离子体(硫醇化合物涂布后的等离子体处理),从而使所述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负载(固定)于基材层上。
此外,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是:(3)根据上述第(1)项所述的湿润时表面具有润滑性的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基材层表面照射电离气体等离子体,将溶解有所述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的溶液涂布于基材层表面上,再次照射电离气体等离子体,从而使所述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负载(固定)于基材层上。
再有,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是:(4)根据上述第(2)或第(3)项所述的湿润时表面具有润滑性的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在将溶解有所述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的溶液涂布于基材层表面上之后照射所述电离气体等离子体,然后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所述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负载(固定)于基材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3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