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分支部的管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4000.9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1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尾城实;坂本知义;片桐宽机 | 申请(专利权)人: | RP东富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33;B29C45/37;B29D23/0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支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合成树脂一体注塑成型的管,特别是具有中空的分支部的管的制造法。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下所述的方法和装置作为能够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管的方法和装置被人们所知,即,在模具的模腔的一端设有用于压入加压流体的加压口和具有与管的内径相当的直径的浮动芯体,并且在模腔的另一端设有排出口,使用该模具,在模腔内充满熔融树脂之后,从加压口压入加压流体,使浮动芯体向排出口侧移动,在主模腔内的树脂中形成中空部,并且从排出口挤出剩余的树脂,从而一体成型中空的管(专利文献1、2)。
然而,专利文献1、2的方法和装置可以说是通过浮动芯体的移动轨迹来形成管的中空部分的。而且,因为浮动芯体的移动被限定为单方向,所以存在无法制造具有分支部的管的问题。也考虑到通过设置多个浮动芯体,使各浮动芯体沿着不同的方向移动从而来一体成型带有分支部的管,但要做到多个浮动芯体能够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在模具结构上非常困难。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使用浮动芯体的成型法来制造带有分支部的管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1988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462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771295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3的方法为了成型分支部使用了滑动芯体,从而只能成型直管的分支部、在刚成型之后主管部与分支部被薄树脂膜所连接而要完全除掉该树脂膜需要机械加工等,由于上述各方面,用途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利用以往的利用浮动芯体的管成型法,活用其优点,用合成树脂高效率地一体成型各种带有分支部的管。
即、本发明的带有分支部的管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在向一端具有包括浮动芯体的加压口、另一端具有第一排出口的主模腔内和同该主模腔相连通、端部具有可开闭的第二排出口的分支部模腔内注射熔融树脂之后,从上述加压口压入加压流体,使上述浮动芯体向第一排出口侧移动,并且从该第一排出口挤出上述熔融树脂而形成主管中空部;利用加压流体从上述第二排出口挤出上述熔融树脂而形成分支管中空部。
采用本发明,即使主管部、分支管部都是弯管,也能够一体成型。另外,因为利用注塑成型法成型,所以能够在成本上有利地制造尺寸精度高、外观也良好的具有分支部的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制造的带有分支部的管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用于制造图1的带有分支部的管的模具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从图2的模具中取出的成型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制造的带有分支部的管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利用本发明制造的带有分支部的管由主管部9、分支管部10、根据需要而设的凸缘部16所构成,在主管部9、分支管部10内分别形成有主管中空部7、分支管中空部7′。
图2是用于制造图1的带有分支部的管的模具的剖视图。在图2中,附图标记4是用于成型图1所示的主管部9的主模腔。虽然在图2中浇口11开设在主模腔4上,但浇口11也可以设在后述的分支部模腔5等任意的位置。另外,虽然在图2中的主管部9、分支管部10呈弯曲的状态,但也可以设成直线状。
在主模腔4的一端,设有具有与主管部9的内径相当的直径的浮动芯体1,并且设有用于压入向主模腔4的另一端推压移动该浮动芯体1的加压流体的加压口2。
浮动芯体1背向加压口2设在主模腔4内,使得能够用从加压口2压入的加压流体来推压浮动芯体1,浮动芯体1为例如铜、黄铜、不锈钢、铁、铝等金属制,除此之外,也可以为在成型时熔融变形不大的合成树脂制。特别是为合成树脂制时,由于较轻即使加压流体的压力不是那么高也能够容易地被推压移动,且与金属制的情况相比,因为被注射的、与浮动芯体1接触的树脂难以被急速的冷却,所以有改善主管部9的加压口2侧内表面状态的优点。浮动芯体1的形状除了图示的球形之外,只要最大直径与主管部9的内径相当,也可以设为例如圆锥形、炮弹形、半球形。
加压口2连接于用于压入/排出加压流体的加压流体系统(未图示)。
在主模腔4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一排出口3,该第一排出口3连接于第一剩余树脂收容模腔12。另外,第一排出口3利用第一开闭部件13可以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P东富丽株式会社,未经RP东富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4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软管多功能印刷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气密拦污浮筒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