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写记录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6159.4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0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儿玉智史;藤井博;川上匡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M5/337 | 分类号: | B41M5/337;B41M5/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写 记录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形成和消去发色图像的可重写记录材料。
本申请基于2009年2月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22195号以及2009年7月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158763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利用了发色性染料和显色剂的反应而发色的记录材料无需实施显影定影等复杂处理,用比较简单的装置即可在短时间内进行记录,因此,被广泛使用在用于传真机、打印机等的输出记录的热敏记录纸等方面。
另一方面,已提出能够热可逆地形成和消去发色层的发色图像、即所谓的可重写记录材料。
可重写记录材料如果对起初处于脱色状态的组合物进行持续升温,则在特定的温度下发生发色而成为发色状态。如果从发色状态开始进行急冷,则能够保持发色状态降至室温,发色状态被固定。另一方面,如果从发色状态开始缓慢冷却,则在降温过程中发生脱色,形成与起初相同的脱色状态、或相对脱色了的状态。
进而,如果将固定在发色状态的组合物再次升温,则在比发色温度低的温度下发生脱色,如果从发生脱色的温度开始降温,则回到与起初相同的脱色状态。通过如此地控制发色状态和脱色状态,可作为可重写记录材料使用。
以往,作为用于这种可重写记录材料的显色剂,提出了主要含有长链脂肪族烃基的显色剂。这些化合物通过长链脂肪族烃基形成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能够消去图像(专利文献1~4,非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应用于可重写记录材料的显色剂,也提出了不含长链脂肪族烃基的化合物(专利文献5~7)。但是,使用这些化合物的可重写记录材料在发色性和脱色性的并存或发色浓度、重复等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尚不能构成实用的记录材料。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018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954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67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12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60-193691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昭61-23768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昭63-17368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Ricoh Tech Report,No.25(199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反复发色脱色、并且与以往的可重写记录材料相比发色图像的耐热性优异的可重写记录材料、可形成该记录材料的发色层的可重写发色层形成用组合物以及可重写记录材料用显色剂组合物。
可重写记录材料中的图像脱色起因于再加热发色部导致显色剂化合物结晶化而与发色染料相分离。
本发明人等对式(Ⅰ)所示的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该化合物有效地进行结晶化、相分离,从而体现可重写功能,进而,发现与以往的使用可重写用显色剂的记录材料相比,发色图像的耐热性优异,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1)一种可重写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是基体上具备发色层的可重写记录材料,所述发色层含有式(Ⅰ)表示的酚性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和发色性染料,
[式中,R1以及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硝基、卤素原子、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p表示0或者1~4中的任一整数,q表示0或者1~5中的任一整数,p、q为2以上时,R1以及R4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R5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可以被取代的苯基或可以被取代的苄基。]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可重写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体为纸、合成树脂膜或合成树脂片。
另外,本发明涉及(3)一种可重写发色层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式(Ⅰ)表示的酚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曹达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曹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