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衣种子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6291.5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0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贵俊;田上学;佐藤隆土;岩田淳;横地太郎;小林靖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A01N25/00;A01N5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李晓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衣 种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杀虫活性组分的包衣种子。
背景技术
包衣种子可实际用于提供机械播种下的均匀播种,并改进农作物种子的发芽。
JP-A No.8-37818描述了通过将包衣种子和杀虫剂颗粒混合所获得的包含杀虫剂的包衣种子。WO 2006/103827描述了通过用热固性树脂固定粉末状杀虫剂所获得的粒状农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衣种子,其具有通过消灭病害和虫害来保护农作物的出色性能。
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并发现了一种包衣种子,其具有保护农作物防止病害和虫害伤害的出色性能。其结果是,本发明人发现本发明的包衣种子适用于通过消灭病害和虫害来保护农作物。
对本发明描述如下。
[1]一种通过用包覆材料包覆种子所获得的包衣种子,所述包覆材料含有无机矿物粉末和平均粒径为10~200μm的热固性树脂粉末,
其中,热固性树脂粉末是通过用热固性树脂聚集粉末状杀虫剂所获得的热固性树脂粉末。
[2]根据[1]的包衣种子,其中,包衣种子的平均粒径为1~20mm。
[3]根据[1]的包衣种子,其中,基于1kg的种子,所述包覆材料的量为3~200kg。
[4]根据[1]或[2]的包衣种子,其中,所述包覆材料是包含10~99.5wt%的无机矿物粉末和0.5~90wt%的热固性树脂粉末的包覆材料。
[5]根据[4]的包衣种子,其中,所述包覆材料是包含5~30wt%防水剂的包覆材料。
[6]根据[1]~[5]中任意一项的包衣种子,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粉末是含有10~90wt%杀虫活性组分的热固性树脂粉末。
[7]根据[6]的包衣种子,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是聚氨酯树脂。
[8]根据[1]~[7]中任意一项的包衣种子,其中,在1kg所述包衣种子中所述杀虫活性组分的含量为5~200g。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衣种子,其中,所述杀虫活性组分是可尼丁。
[10]根据[1]~[9]中任意一项的包衣种子,其中,所述种子是芸薹属作物、莴苣属作物或茄属作物的种子。
[11]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衣种子,其中,所述种子是长形种子。
[12]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衣种子,其中,所述种子是具有1.0~4.0mm粒径的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本发明的热固性树脂粉末是通过用热固性树脂聚集粉末状杀虫剂所获得的热固性树脂粉末。
例如,这种热固性树脂粉末可以通过如WO2006/103827中所述的方法来生产。
具体地说,例如,热固性树脂粉末可通过以下方法来生产。所述生产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粉末状杀虫剂和作为热固性树脂原料的第一液体组分混合,然后向该混合物中添加作为热固性树脂原料的第二液体组分,第一液体组分与第二液体组分反应从而产生热固性树脂,由此获得粉末状杀虫剂热固性树脂固化材料,进一步地同时或依序向所生成的粉末状杀虫剂热固性树脂固化材料中添加第一液体组分和第二液体组分,并使它们反应从而用热固性树脂包覆粉末状杀虫剂热固性树脂固化材料(在下文中,被称为本发明的热固性树脂粉末生产方法)。
在本发明中,粉末状杀虫剂(在下文中,被称为本发明粉末状杀虫剂)的平均粒径(体积中值粒径)通常为1~100μm,优选1~30μm。在本发明中,热固性树脂粉末(在下文中,被称为本发明热固性树脂粉末)的平均粒径(体积中值粒径)通常为10~200μm,优选20~150μm。在本发明中,虽然本发明粉末状杀虫剂可以是单一的杀虫活性组分,但是通常粉末状组合物包含杀虫活性组分和稀释剂。
平均粒径可以通过激光衍射型粒径测量仪例如MALVERN公司制造的MASTERSIZER2000等来测量。
本发明中,杀虫活性组分通常包括固体杀虫剂化合物、固体杀菌剂化合物、固体昆虫生长调节化合物等。杀虫活性组分的例子包括如下所示化合物。该化合物在20℃下为固体,并且50℃下为固体的化合物优选作为用于本发明的杀虫活性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