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装置及使用了该换热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6476.6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辻惠介;松本睦彦;舟田直之;柴田洋;佐桥隆博;曾我洋太;萩本桂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4F7/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使用 发热 收纳 | ||
1.一种换热装置,其具备:
在前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的第一吸气口及第一喷出口、且在背面上设有第二环境用的第二吸气口及第二喷出口的主体箱;
设置在所述主体箱内的第一环境用的鼓风风扇;
在所述主体箱内进行第一环境的空气与第二环境的空气的换热的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包括通过将多个平行四边形板体在离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重合而成的重合体,
在通过所述平行四边形板体的层叠而形成在重合体上的对置的两个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和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在通过所述平行四边形板体的层叠而形成在重合体上的其它面中的一个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在与设有所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对置的面上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所述换热装置的特征在于,
设有所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朝向所述鼓风风扇,所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上的所述第一喷出口相接,所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上的所述第二喷出口相接,
所述换热装置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合体具有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设有所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与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以第一钝角相邻,且设有所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与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以第二钝角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箱由框体、设置在该框体的前表面侧的前板及箱体、设置在该框体的背面侧的背板构成,在所述背板上设有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喷出口,且固定有所述鼓风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内设有载置所述换热器的台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
构成所述箱体的框体的背面侧形成为向内周侧突出的凸缘形状,在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所述第二喷出口的内表面侧的周围粘贴填料,在对所述框体和所述背板进行凸缘固定时,所述第二喷出口与所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
在所述背板的周缘部沿着所述框体的外周设有引导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
在所述前板上设有导向所述鼓风风扇吸入口的节流孔,所述引导壁的高度比所述节流孔的高度高。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
设有覆盖所述箱体而与所述背板进行凸缘固定的罩,在该罩的前表面侧设有百叶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箱由背面侧开口的箱体、设置在该箱体的背面侧的背板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中,对配置有所述鼓风风扇的部分进行覆盖的涡旋壳体的部分由树脂材料形成,覆盖所述换热器的长方体的部分由金属材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平行四边形板体为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设有所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与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以第一钝角相邻,且设有所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与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以第二钝角相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第一环境空气吸入口的周围抵接的轨道状的支承台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
在所述箱体的侧面上设有在背面侧具有顶点的楔形的凹陷,而在内壁面上形成楔形突部,该楔形突部的上边作为所述换热器的所述支承台架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
以向内侧压入所述箱体的顶面与前表面的交界部分的方式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隆起,所述换热器的顶部与由该隆起和所述箱体的前表面形成的角部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4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