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品托盘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6840.9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7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5G59/10 | 分类号: | B65G59/10;B65G5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品 托盘 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收容药品的药品托盘自动地供给至托盘搬送线的药品托盘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通过将层叠的容器从位于最下位依次取出而达到能够自动供给的包装容器的自动供给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虽然记载了包装容器的自动取出,但是未公开用于安置容器自身的构成,在收容药品并为搬送到病房而使用的药品托盘中,由于重量比较大,因而在上述自动供给装置中非常难以以层叠的状态安置药品托盘。另外,即使能够置于也不能层叠足够的个数。例如,在大医院,前一天晚上开始进行所有病房的小玻璃瓶发放处理。在该情况下,由于一台自动供给装置的托盘数不足,因而需要设置多台(3~4台)。因此,需要导入设备的成本,导致占有空间增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835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托盘供给装置,即使是药品托盘层叠的药品托盘组也能简单安置,还能够将下一个药品托盘组预先安置成为能够自动供给的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
提供一种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将药品托盘供给至托盘搬送线,该药品托盘供给装置的构成包括:
准备用推车,其支承上下层叠了上述药品托盘的药品托盘组;
推车定位机构,其将上述准备用推车定位于待机位置;
推车移送机构,其将定位于上述待机位置的准备用推车移送至搬入位置,将位于搬入位置的准备用推车移送至待机位置;
托盘供给机构,其从移送至上述搬入位置的准备用推车保持药品托盘组并将该药品托盘组移送至供给准备位置,从上述供给准备位置的药品托盘组将位于最下部的药品托盘供给至托盘搬送线;
控制机构,其使利用上述推车移送机构将准备用推车从待机位置移送至搬入位置,从搬入位置移送至待机位置。
根据该构成,在将层叠有多个药品托盘的药品托盘组载置于准备用推车上的状态下,将该准备用推车置于待机位置时,能够通过推车定位机构进行定位,由推车移送机构自动移送至搬入位置。而且,在将准备用推车移送至搬入位置时,能够通过托盘供给机构使药品托盘组向上移动,使其位于供给准备位置,利用推车移送机构将准备用推车移送至待机位置。因此,作业人员只要载置层叠于准备用推车的药品托盘将其置于待机位置,便能够自动开始药品托盘的供给。
上述控制机构只要在使利用上述推车移送机构将准备用推车从搬入位置移送至待机位置后,利用上述托盘供给机构将药品托盘供给至托盘搬送线即可。
上述控制机构只要在将保持于供给准备位置的药品托盘全部供给至托盘搬送线后,使利用上述推车移送机构将定位于待机位置的准备用推车移送至搬入位置即可。
根据该构成,开始药品托盘的供给之后,只要再进一步将层叠的药品托盘载置于准备用推车,将该准备用推车置于待机位置就能够进行下一次的准备。即,若供给准备位置没有药品托盘,则能够自动将载置于准备用推车的药品托盘组搬入使其位于供给准备位置,只是将准备用推车移送至待机位置,能够将药品托盘供给至托盘搬送线。
上述准备用推车至少在两个部位具备卡止承受部,
上述推车定位机构具备上述准备用推车的两个部位的卡止承受部能够卡止脱离的卡止部,
上述推车移送机构只需通过使上述卡止部移动而使准备用推车在待机位置与搬入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即可。
优选的是,上述定位机构在上述推车移送机构将准备用推车从搬入位置移送至超过待机位置的排出位置后,维持由卡止部进行的对卡止承受部的卡止状态。
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搬入药品托盘组后的空的推车离开推车移送机构而随意移动。
优选的是,上述定位机构在准备用推车位于待机位置时,能够解除由卡止部进行的卡止承受部的卡止状态。
优选的是,上述托盘供给机构具备沿着升降轴升降的托盘保持部,该升降轴沿着准备用推车的搬入方向分别配置于两侧,
上述托盘保持部具备在两端部具有与两侧的各升降轴啮合的小齿轮的连结轴,
并且分别具备沿上述升降轴配置且与上述各小齿轮啮合的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