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6971.7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三科美佐;窪寺能哲;宫岛信也;酒井阳子;山下新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HOY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D06P5/00;G02B1/10;G02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色 塑料 透镜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升华染色法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更详细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分为升华性染料附着到塑料透镜的步骤和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部的两个步骤。
背景技术
以往,在眼镜用塑料透镜的染色中,已经利用了浸渍染色法、加压染色法、染料膜加热法等。但是,针对高折射率(折射率1.7以上)的塑料透镜,这些染色方法难以高浓度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没有不均的均匀染色。
因此,针对于高折射率(折射率1.7以上)的塑料透镜,为了实现高浓度地没有不均地均匀染色,现在进行了使用升华性染料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升华染色法为代表的多种尝试。作为利用该升华染色法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方法,已知有下述方法:例如,对利用印刷设备在白纸上涂布染料制得的印刷基体进行加热使染料升华的方法(参考专利文献1),在基板上每隔一定间隔涂布升华性染料,并使散布的升华性染料升华而染色的方法,其中,将散布的升华性染料的范围设定为塑料透镜预定染色的范围以上(参考专利文献2),以及使用冷却器边抑制塑料透镜的温度升高,边使升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在该透镜上,并进一步通过加热处理对该透镜进行染色的方法(参考专利文献3)等。
另一方面,作为对透镜的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公开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清洗处理、等离子处理及涂敷处理(参考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599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822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699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1117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就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而言,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明确了存在如下问题:来自加热器的热传递至塑料透镜,加热器上的热的温度分布直接反映为塑料透镜上的染料的浓度分布,从而无法得到高浓度且均匀染色的塑料透镜。此外,由于本来使用白纸就会产生环境负担,因此不优选。就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而言,染料附着到塑料透镜上和浸透至塑料透镜同时进行。在该方法中,特别是使用高折射率的塑料透镜时,由于染料附着到塑料透镜上的附着速度大于浸透速度,因此会导致染料中的色素在透镜表面结晶,从而导致染色不均匀。另外,为了高浓度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必需使该透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有时会导致透镜变形,或透镜本身发生变色。此外,由于在同一位置实施染料的升华步骤(附着到塑料透镜的步骤)和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的浸透步骤,因此透镜的生产效率低。就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而言,由于冷却器附近被过度冷却,因此有时升华的染料无法均匀地附着在塑料透镜上。此外,为了抑制塑料透镜的温度升高,而将冷却器放置在该透镜附近时,存在升华的染料难以附着在透镜上的倾向。
此外,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方法不是升华染色法,而是利用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喷出机构在透镜上设置染色层的方法,因此其原本就是一种染料难以浸透到透镜内部的方法。此外,作为对透镜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尽管在列举了各种处理方法的同时,也列举了等离子处理,但仅指出所述处理是用于提高透镜和染色层的密合性,并没有明确在升华染色法中对透镜进行等离子处理时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抑制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并且,即使对于折射率1.7以上,特别是折射率1.7~1.8的塑料透镜,也可以以高浓度没有不均地对其进行均匀染色。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升华染色法中,具有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的步骤,以及,在染色步骤中,设置分成下述两个步骤,即在特定条件下使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的步骤和使附着于塑料透镜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的步骤,由此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此外,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用被染色面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塑料透镜,以高浓度并且没有不均地对塑料透镜进行均匀染色变得容易实现。
即,本发明涉及下述[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OYA株式会社,未经HOY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渗透砂岩模拟岩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监测输水管道腐蚀与防护用多功能探头